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第一种考试形式:老三段论
第一题概括。用150字到200字,或不超过500字概括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第二题提出对策。也就是要求你针对资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般不超过400字左右。第三题申明论述。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议论文。我们把这些称为“老三段论”,也是公务员考试最初经常使用的形式。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现在已经不用这种形式了,但有的地方考试还会用到这样的形式。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现在有一些变化。第二题是提出对策,第三题是申明论述。写议论文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题和第三题可能就会存在重复。其实,如果考生能够准确把握申论考试的要求,就不会有重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第二题提出对策主要是针对资料所谈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现象提出解决办法,而第三题要求考生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拔高,也就是分析给定材料得出材料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上再选一个角度进行论述。
举一个例子,今年9月份,辽宁省司法系统考试有这么一道题,是关于“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问题,对这样的材料,第二题是提出对策建议,主要是如何解决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问题,但到第三题是要写一篇议论文的时候考生要想一想,“大学生非理性消费”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这可能和我们当前的热点有联系,比如“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其中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样就进行了拔高,第二题主要是谈如何解决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第三题主要是谈怎么艰苦奋斗或者“八荣八耻”更高层面的问题,这样就避免了重复。
但无论怎么样,第二题和第三题从根本上还是有重复的。所以要变。第二种题型变成了对策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