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半月谈2012年第10期:食品向何处寻找安全
2012-06-03 21:02: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半月谈2012年第10期:食品向何处寻找安全

作者/苏北

  涂药黄瓜,有毒豇豆,问题猪肉……如今又添上甲醛白菜,蓝矾韭菜。百姓从日常生活中一再品尝出“风险社会”的真切滋味。

  人们急切地追问着:谁在颠覆食品安全?如何堵住污染源头?社会同声谴责那些黑心企业、不法商贩和被不断闯关的监管部门,舆论锋芒所向,还直指产地农民,呼吁对问题农产品开展原产地追溯,实施更严格的“身份认证”和市场准入。

  这都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明白:为什么这些问题食品被一再生产出来?

  我们没有依据把农产品都想象成是有毒食品,因为药物残留不等于药物超标;没有理由把农业生产都想象成是“一家两田”,因为农民很难保留不受病虫害侵袭的“飞地”和“特区”;也没有权利把农民都想象成是问题制造者,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同样承受着食品安全的巨大威胁,由于城乡公共安全服务的不平衡,他们甚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能不能转换视角,站到生产者方面,从源头治理的角度去多想一想?

  现在的城市消费者,眼光越来越高远,口味越来越多样。明明知道蔬菜基地早已跨市跨省,但市民们还是追求品相优先。可如何保鲜?对农民的确成了个大问题。明明知道当令蔬菜品质更有保障,市民们还是对反季节的分外偏爱。改变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或靠大棚种植,或靠药物催熟。猪肉仍是中国百姓的大宗消费。明明知道猪肉肥瘦比例最好顺其自然,市民们还是挑肥拣瘦,逼得生产者为提高瘦肉率寻找有害无益的瘦肉精,引进水土难服的外来猪。还有种养业都要遭遇的疫病和虫害,随着气候变暖、生态紊乱,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令人不免生出“华佗无奈”之叹,以致假药、禁药横行无忌

  农民缺乏安全常识,无力辨认真假,难以抗衡商家,他们由衷欢迎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同时,农民更热切地期盼着:能不能尽快发明、生产出高效、低毒的新品农药,无害、廉价的保鲜药液,营养、健康的配方饲料,有效、安全的畜禽药物和种种神奇的生物技术?他们向农业科研院所、农资生产企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发出了声声呼唤,让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更多地贴近农民、服务农民、造福农民!

  这些年来,政府也在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可成效如何?世人皆知绿色食品好,不知土地污染有多少。工业化突飞猛进,城市化跨越发展,我们也在吞咽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苦果。在城市产业“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和城市居民权益意识的日益高涨中,众多污染企业纷纷夺路下乡,农村成了蓄污池,重灾区。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000万公顷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

  农民已经从自身的生产效益、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中日益深切地感悟到科学发展的道理,政府也由此感受到日益强烈的转型压力。原先奉行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理念应当彻底摈弃,那种不顾资源和环境后果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应当彻底转换。农民渴望从绿色、健康、安全的现代农业进步中分享更多的发展红利,获取更多的幸福感受。

  同时,治理重金属污染已是迫在眉睫。推进土壤修复,在“刮土疗毒”中恢复土地生机,从食品安全看,自是一项治本之策。从拉动内需看,也是前景诱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实,农民中也蕴藏着对食品安全、绿色价值的强烈向往。“有机大米,至少20元一斤,还要VIP客户直接向公司订购才能买到。”可是,农民在绿色推销中,发现到处都有真真假假的认证和标志,谁相信你卖的就是“有机”?无情、错乱的市场,上演了一幕幕“劣币驱逐良币”的活剧。即使有“教授”帮你“卖大米”,也难免遭受市场冷遇。

  分散的个体农民很难在市场上建立起与城市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怎么办?认养农地,开辟为城市家庭订单式代种、代养的“自然农庄”,发展社区支持农业,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这种思路受到市场范围、经济区域的制约,不易做大做远,很难成为未来食品供应的主流。资本下乡,让具有全产业链运营实力的企业投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这也是一种思路。只是,资本主导、行政推动的大规模圈地,能不能让农民分享开发高品质农业“金矿”的财富效应,会不会剥夺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和历史机遇,还须慎重。

  我们不能忽略农民绿色经营理念的启蒙和提升,不能忽略农民面向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绿色食品供给保障体系的参与和引导。这就需要在农业生产方式、经营规模、产业链接和组织形态诸方面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显然,从合作化突破,是一个科学、便捷的抉择。

  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已经形成潮流。我们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疑虑,放开脚步,从专业合作到整体合作,从生产环节到产业全程,从一村一社到区域联合,不断拓宽合作组织参与农超对接的渠道,健全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培育产品形象品牌经营的文化,给合作经济以更广阔的天地,给绿色发展以更坚实的支撑。

  道德的义愤代替不了科学分析,媒体的责任还在于引导建设。

  如何保卫食品安全?还得向源头探索,从潜心关切农民需要、深入求解“三农”问题着力。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半月谈2012年第8期半月评论:深化..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