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0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必看技巧四:看准命题趋势
2010-08-18 13:02: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 91exam.org 倾情奉献

2010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必备技巧四:看准命题趋势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较各省市更加成熟,因此,通过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的分析,可以预测出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的大体趋势。

  总结历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可以看出,从2000年首次采用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科目开始到2004年,申论考试的命题形式以及基本思路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基本上遵循“三段论”的模式。但2005、2006年申论考试在命题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对策有效性分析题,虽然近几年申论试题在形式上又恢复了“三段论”的模式,但是在资料字数和出题角度上都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由此可见,近几年来,申论考试命题内容、命题方向及命题形式正逐渐产生变化,申论命题专家正在探索申论模式的新突破,这也给申论考试的趋势预测带来了一定难度。但是分析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情况仍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命题内容越来越“热”,越来越“杂”

  从2000年开始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问题,到2001年的“PPA”问题、2002年网络与生活的关系问题、2003年安全生产问题、2004年交通拥堵问题、2005年的“三农”问题以及2006年的突发公共事件,这些问题都是当年的热点问题,而且这种将考点集中在社会热点上,并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命题已成为命题人的命题趋势。这种趋势在2007年的考试中体现得更加明显。土地征用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两次提到土地征用问题,因而2007年的国考申论便以此为题。

  此外,命题内容的变化还体现在由最初的单一内容向复杂的综合内容转变。例如:2000-2004年的申论内容相对单一,都是就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通过材料本身就能较快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本质,但是从2005年开始,申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就逐渐复杂化,2005年申论给定材料是“三农”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十分复杂,材料中所包括的内容很多,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大问题,驾驭难度增加;2006年申论给定材料不仅在字数上是前几年的两到三倍,而且内容庞杂,涉及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解决卫生防疫事件的预案、提高民众危机意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等等。2007年是与土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2008年申论给定材料围绕怒江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命题,其中涉及多方意见,内容庞杂。2009年申论给定的材料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粮食生产两个主题展开,材料庞杂。

  由此可见,申论给定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一方面会是当年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将进一步扩大,要求应试者有较强的宏观把握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二)试题模式更加灵活

  2000年-2004年的申论考试虽在命题形式上有一定差别,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三段论”式的模式。2005、2006年采用了“对策有效性分析”题型,2007年则是针对特定材料设问,并且提问中出现了名词解释的题型。2008年要求指出争议的焦点,并分别概述理由,另外,该年的试题除论述题外,其他题目均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材料命题的。2009年一改以前针对问题直接提对策的模式,要求对提出的对策进行分析,并改正错误的地方。

  (三)对总结概括能力要求更高

  下面以2006年和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为例:

  2006年的试题第一题要求:

  假如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0分)

  D部长谈话的内容有七八千字,归纳成500字必须具备高度的概括能力才能完成,而且答案中需要包括为什么提出这个特定的概念,原因是什么,提出的解决途径有哪些,可以说覆盖了整个材料的内容。

  2005年的试题第二部分的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概述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概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25分)

  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简述文字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20分)

  可见,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对应试者概括能力的考查有两道题,总分数达到了45分,这显然成为考试的重点。在这两道题中,第一题属于内容概括,第二题属于观点概括。

  因此,考生必须在平时加强对概括能力的练习,尤其是对抽象概括能力的练习。

  以上是关于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的分析,考生在备考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相应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更多公务员考试资讯请登录91考试网,www.91exam.org/gwyxg

Tags:2010 河南 公务员考试 申论 热点 技巧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0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