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军转安置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2014-05-16 15:01: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安置单位的分类

(1)行政编制单位。行政编制是指党政机关使用的人员编制,包括国家机关、各党派和部分社会团体使用的人员编制,其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

主要特点:①行政编制的总数历来都是由中央统一核定下达,地方各级有权在中央下达的编制总数内分配和调剂使用,但无权增加行政编制数额,突破中央核定下达的行政编制总数。②除各级工会组织的经费是由其会费开支外,凡使用行政编制的组织与机构,一般都是由财政部门实行全额预算管理。③凡是使用行政编制的组织与机构,其工作人员都列入依照或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党政机关的各部、厅、局、办、委等单位都是行政编制。如:宣传部、统战部、教育厅、公安厅、司法厅、编办、人防办、610办公室、外办、国资委、发改委、经信委等。

(2)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另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也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之列。如:总工会、团委、妇联、科协、侨联、社科联、残联、红十字会等。

(3)事业编制单位。事业编制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组织的编制,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主要特点:①事业编制没有总数限额,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逐个单位的予以自行核实。②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既有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的,也有实行差额补贴(含定额补贴、定项补贴)和经费完全自理的。③由于行政编制困难,有时个别人民团体或行政机构也会临时使用事业编制。如:党校、教育学院、技工学校、广播电台、出版社、报社、图书馆、档案馆、药品检验所等。

(4)企业。中发〔2001〕3号文件规定,企业接受转业干部由军转工作主管部门编制计划,根据转业干部本人志愿进行分配。近几年,安排进企业的转业干部需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转业干部本人要自愿申请,二是接受转业干部的企业要向军转部门申请。企业单位比较稳定的如中石油、机场建设集团等单位。

2.填报择业志愿需处理的几个关系

填报择业志愿,不仅需要依据基本原则和步骤进行权衡,而且需要运用择业常识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1)“高点追求”与“低点准备”的关系。转业干部选择职业,需要正确处理“高点追求”与“低点准备”的关系。“高点追求”就是从自己的理想和志愿出发,按照个人所向往的行业或岗位,通过正当途径,积极参与安置竞争。只要有十分的可能,就要尽百分的努力。但是,如因某方面的原因所限,“高点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就必须面对现实,及时启动“低点准备”的择业方案。只要有了“低点准备”的择业心理,即使安排一个志愿靠后些的工作单位,也能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2)敢挤“热门”与善破“冷门”的关系。环境好、待遇高或具有某种特权的行业与部门,被人们视为“热门”。反之,人们就会称之为“冷门”。在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备受人们重视的现实生活中,择业群体自然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热门”。转业干部也不例外,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会向往“热门”、竞争“热门”。但是,安置现实表明,无论人们怎样去争、如何去挤,被称之为“热门”的单位接收安置能力总是有限的。当经过一番竞争之后,许多人依然会被分配到其他部门或单位。面对这种现实,拥有胆识和才干的转业干部就应冷静地作些思考,如果个人缺乏竞争“热门”的优势,不妨及时调整择业思路,在更大的范围进行选择,或者干脆将挤“热门”的勇气化作破“冷门”的胆魄,果断地选择并跨入“冷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拼搏精神,奋力在“冷门”单位开创火热的事业。

(3)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转业干部选择职业,还须考虑地方建设对各类人才的实际需求,这既是优化地方人才结构、满足接收单位人员合理配置的需要,也是确保个人顺利实现转折、充分施展自身才干的前提。一个人的择业期望值无论高低,都不能脱离社会需求。择业时只有把个人追求同社会需求统一起来,个人追求才能被社会接受和认可。否则,个人追求再远大、再宏伟也没有实际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转业干部选择就业单位,首先应对安置地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比照自己的专长与才干,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择业志愿有无不妥,通过及时修正择业偏差,确保在服从社会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追求。

(4)重视专长与兼顾潜能的关系。转业干部填报择业志愿必须充分重视个人专长,并依据自身专长合理选择对口单位。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的择业志愿,而且上岗后还可以相对缩短适应岗位要求的时间。但是,由于转业干部在部队学习和精通的专业技术主要是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有些部队需要的专业技能,到地方后却难以派上用场。所以,这就需要转业干部择业时,既要充分重视自身的专业特长,又要注意兼顾个人的潜在能力。如果认定自己在某方面的潜能比现有的技能更具优势,兼顾或干脆撇下专业特长,而完全依据自身的潜能选择职业也未尝不可。正确处理重视专长与兼顾潜能的关系,关键在于对自身素质的正确分析与评估,只有做到自知之明,方能实现量才择业。

(5)选择单位与谋求职位的关系。转业干部择业,是把工作单位放在首位,还是把具体岗位放在首位?在两种选择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何者为重,何者为轻?如果所选择的是一些较大的行业或系统,由于其内部单位多、部门多,而且各下属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性质、人员结构、各种待遇又有较大的差别,那么,在选择这些行业或系统时,就更应注意对具体单位的权衡和比较。因为,如果忽略了对具体单位的选择,就算进了某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行业或系统,在二次或三次分配中,也难保百分之百地进人理想的单位或部门。如果所选择的是没有更多下属单位的部门,而且所选择的部门其内部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各种待遇又差别不大,那么,在选择这些部门时,就更应重视具体的职位或岗位,尤其是符合任职条件的师、团职转业干部,填报择业志愿时要特别注意对具体职位的比较和选择,只要可供选择的部门或单位工作环境比较接近,就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对不同职务的比较分析上。因为,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理想的职位比理想的单位对自己施展才干更重要。

3.填报择业志愿应注意的问题

(1)择业范围应当宽泛。以往转业干部填报志愿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择业范围比较狭窄。一方面,多数同志的志愿集中于少数“热门”行业;另一方面,有些同志所填报的志愿又局限于一两个具体单位。转业干部择业志愿过于集中或填报单位偏少,必然人为地引发一些矛盾,加剧安置竞争。事实上,不管转业干部择业志愿多么集中,地方党委和政府总是按照“重点充实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位分配的。明智的志愿选择应该着眼自身条件,扩大选择范围,尽可能多填几个具体单位,并排好先后顺序,一旦第一志愿实现不了,还有若干志愿作备份,反正择业志愿都是自己精心选择的,即使落实一个排位靠后些的志愿也比志愿落空令人满意。

(2)填报单位应当具体。有些转业干部填报择业志愿比较笼统。其具体表现是:有的将志愿填写为“要求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的填写为“志愿到政法或执法部门”;还有的填写为“希望分配到金融、财税系统”等等。如果本人经过深思熟虑,有意这祥填写那也未尝不可。但是,如因对地方情况缺乏了解或考虑不周而如此填报,那就应当尽力避免。因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包括的单位太广泛,尤其在企业分配转业干部人数较少的情况下,这种填法几乎接近于“服从组织分配”。“政法和执法部门”包括的部门在每地都有十余家,如此填写也不具体。例如,“希望分配:第一,市公安局;第二,市检察院;第三,市法院”。再如,“志愿安置到:1.县土地局;2.县环保局;3.县物价局”等等。

(3)志愿调整应当适度。填报择业志愿是个人向地方组织袒露心迹、汇报志向,从而获得妥善安置的一条途径。每位转业干部对此都应高度重视,慎重对待。择业志愿的填报,既不能优柔寡断、朝令夕改,也不能不讲现实、一成不变。当客观情况和主观认识发生变化后,择业志愿就当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发现自己所填报的择业志愿与安置计划及需求情况相距甚远,彻底变更原先所填报的所有志愿也有必要。当然,这种调整或变更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同时,志愿调整还应注意适度,胸无主见的频繁更改,既不严肃,又会影响正常的安置秩序。
 

 



Tags:山西公务员 招考公告 考试大纲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军转干面试进入央企的十大须知问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