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扶贫先扶智 扶智先推普(2018年03月07日)
2018-03-07 14:16: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日前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要将普通话普及率的提升纳入地方扶贫部门、教育部门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列入驻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任务,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发生。

在现代社会,语言文字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水和空气。它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工具,关乎文化繁荣、民族团结、政治稳定,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国家。《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我国共有56个民族、100多种语言,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有29种文字,包括汉字和28种现行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通过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等举措,极大促进了基础教育普及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

落后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所在,同时也是普通话普及率相对较低的地区。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来,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换个角度来看,中国还有四分之一多的人口尚未学会使用普通话。尽管在许多人看来,普通话在我国早已“普通”开来,但不应忘记中国有13多亿人口这个基本国情。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群众使用更多的仍是当地语言,普通话还没有广泛普及。普通话作为一种全国通用语言,凝聚了全国人民在语言上的最大共识,既是人们交流互鉴的一种基本工具,也是推动贫困地区人民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座基础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讲,普及普通话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普通话普及率更是意义重大。

2016年8月,《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便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点在于加快民族地区和农村的普通话普及”列为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最新印发的行动计划,更是提出了推普脱贫攻坚的明确目标:到2020年,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人口应全部具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交流和应用能力,现有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具备基本的普通话交流能力,当地普通话普及率明显提升,初步具备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所有这一切,瞄准的是普通话普及方面和脱贫攻坚方面的共同短板,目的也是充分有效地发挥普通话的基础性作用,防止发生因语言不通导致无法脱贫的现象。可以预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向国家战略聚焦,向农村和民族地区攻坚,向社会应用推进,增强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工作主线。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推普。倘若贫困地区连普通话都普及不了,这种沟通上的困局必然会拖延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进度。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社会各界特别是扶贫部门、教育部门应齐心协力,担起责任,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充分发挥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保护驰名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