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市政建设合理化
2010 年5 月7 日 ,一场暴雨把地下车库变成了蓄水池。车主们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汽车已经在水中浸泡了一整
夜。城市交通系统瘫痪,1.3 万辆汽车遭没顶之灾,水浸街“黑点”达44 个。广州经济损失超过5 亿元,更有6 人永远
失去了生命。
73
因为城市热岛效应,大城市正频繁地成为暴雨袭击的中心。罕见暴雨是这次水浸广州的首要原因,但造成内涝严
重的根本原因还是城市太脆弱,城市热岛效应只是一个方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发展过快,是城市化进程
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具体原因是:
一是城市范围急剧扩大,城市所在的小流域下垫面内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透水面积不断减少。其结果是城市地
表的产流系数增大,在同样降雨的条件下,地表流动的水体增加,而城市的主干排水设施没有相应增加,排水不畅必然
导致内涝成灾。
二是城市地下车库、仓库、商场、地铁、电气、通信等设施增多,很多没有考虑建设暴雨防护措施,遭遇暴雨时
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城市建设中为了节省投资修建了一些下潜式立交桥和地下过街通道,暴雨时积水造成交通中
断。
三是山区城市由于土地资源不足,城市扩展到高风险区域,如山洪沟口、泥石流沟口、滑坡带、地质破碎带等危
险地区,暴雨时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之三网融合
2010 年6 月30 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北京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哈尔
滨市、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青岛市、湖北省武汉市、湖南省长株潭地区、广东省
深圳市、四川省绵阳市。
北京移动、北京电信、北京联通3 家运营商和歌华有线已经被确定为北京三网融合的试点企业。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业务应用的融合,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业管制和政策
方面的统一趋势。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将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等既有网络融为一体,不仅节约社会资源,也将给社会群
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三网融合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网络建设和改造、终端设备制造、软件服务和元器件
制造。三网融合将消除壁垒,促进跨屏幕之间的信息分享,内容和服务的集成将创造出一个很大的产业。
三网融合对产业的巨大带动和推进作用,但带动巨大市场并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方面,政府要引导行业相关部门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广电和电信行业部门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融合,形成统一
的发展目标,步调一致。三网融合的大市场来自“融合”,在新一轮系统建设中,如果还采取封闭和各自为政的做法,将违
背产业做大做强的初衷。
另一方面,在三网融合环境下,厂商需要更多地具备系统整合与产业协调能力,才能实现技术和应用上的融合。企业需
要开阔视野,积极与产业链中的相关各方合作,才有可能做到与三网融合市场的同步发展。
三网融合是一次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只有产业各方达成共识,才能为整个产业开辟一条蓬勃的发展之路。
2011 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教育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入
手,剖析了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
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根据1993 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到2000 年教育投入占GDP 总 量
应该达到4%,但是实际只有3.32%,以这个比例,国家累计少投入7000 个亿。近几年教育投入占GDP 的比例,不但没
升反而下降:2000 年为 3.32%,2004 年为2.7%,2005 年只有2.16%。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压力就全压到学校
身上。学校职责是办好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却还要承担起筹款还贷任务。
2、教学资源不公平
3、家长们的期望值太高
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社会用人制度的导向,家长“望子成龙”,
相互攀比追逐“名校”,不但导致期望值过高,同时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许多孩子从一出生,家长
就打听上哪个学校,如果自己小区的学校好点,一出生就落户口。如果差点,就舍近求远。这样就有了择校费,而且伴
随安全、上下班接送、交通堵塞等问题。
4、利益驱使
5、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74
6、查处不严
7、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二)措施
“十一五”期间,教育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
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
采取有力措施,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努力实 现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三大任务:一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周济表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
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
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矛盾和问题的反映,有
的是大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今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的
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必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
力度,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三项措施:制度、投入、环境 。即:
一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紧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困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性困难和深层
次矛盾。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的新模
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 发展的格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
良性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
担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
费使用效益。
三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
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此外,还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合理配置教育公共资源,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