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24年公务员联考申论热点:遏制重金属污染 助力经济发展 ^91考试网考试网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考试大纲、历年真题
2024-01-05 14:37:30 【
91考试网倾情奉献:
  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答题水平,永岸公考(www.91exam.org)特别推荐申论热点解读“遏制重金属污染 助力经济发展”。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申论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热点背景】

  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重金属污染如今已相当严重,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极大,同时,其易通过食物链而富集,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

  【公考角度解读】

  一、 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原因

  1、企业滥采乱排。

  如今我国部分企业科研能力,生产中仍然依赖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对矿产资源过度地滥挖、滥采,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与此同时,企业生产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等,不经处理随意排放,加剧了企业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

  2、保护意识淡薄。

  部分地区政府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为追求经济发展完全忽略生态环境保护,“轻环保”思想严重,纵容辖区内企业的乱排乱放,甚至为保护当地经济发展,为污染企业打遮掩,纵容企业违法行为。

  3、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强。

  重金属污染不像其他形式的污染,能够被人直观感受到,很多重金属污染潜伏期较长,他们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除非专业检测,否则很难被人直接发现。

  二、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由于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等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2、危害人体身心健康。

  以各种化学状态或化学形态存在的重金属,在进入环境或生态系统后就会存留、积累和迁移,造成危害。如,汽车尾气排放的铅经大气扩散等过程进入环境中,造成如今地表铅的浓度已有显著提高,致使近代人体内铅的吸收量比原始人增加了约100倍,损害了人体健康。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极大;汞被人误食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神经、视力破坏极大,天然水每升水中含0.01毫克,就会导致人中毒。

  【参考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政府是《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各部门间形成联动机制,因地制宜地研制出切实的考核办法,明确部门的主体责任,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坚决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2、强化政务监管,监管企业行为。

  织密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管力度,定期组织环保专项行动,加强对重金属污染企业,特别是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铅酸蓄电池、铅冶炼等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认真进行排查,坚决把污染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针对没有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重大污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地区,暂停其新增重点防控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审批。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意识。

  政府应极大对重金属污染等宣传力度,通过宣传重金属的类型、危害等,提高群众对重金属污染的重视,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警惕性;畅通重金属污染的监督、举报渠道,鼓励民众发现污染端倪,立即上报,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做好信息公开、群众安抚等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申论范文评析:在传承发展中华文..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