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是区域无序开发问题突出。由于财政体制、政绩考核制度等原因,我国一些地区不顾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盲目发展加工业,造成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不合理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加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
资料4
必须重视开发落后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综观世界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全世界有南北差距,而且各国国内,尤其是世界上的大国国内,普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其发展过程从区域来说都是有先有后,从不同人群致富的时间来说都是有早有晚的。开发落后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乃是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其本土的开发过程是先东后西。1 5 O年前美国的中西部都是荒漠地区,地贫人稀,经济落后。美国在东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抓住时机开发西部。从1 8世纪中叶开始,美国用了将近1 5 O年时间,首先将西部开发成为美国的“小麦王国"、“棉花王国"及“畜牧王国",为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进一步开发西部(包括南部),使之成为美国宇航工业、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原子能、合成化工等现代高科技中心和基地,成为美国经济新的龙头地区,为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保持经济科技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日本是当今第二经济大国,其本土面积较小,但发展也不平衡。以本州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1 3 O年前,以北海道为标志的北部是少数民族居住的荒漠地区,而且与俄罗斯相邻,经常同俄罗斯发生边界纠纷。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即着手统筹开拓北海道,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开发,今天的北海道与日本本州相差无几。区域的协调发展,保证了日本本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日本开拓国际市场、利用世界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印度的发展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成果令世界瞩目,但区域失衡、贫富差距相当严重。美国国际先驱导报说,印度贫富差距拉大正成为社会的顽疾。目前,印度1 O.5亿人口中有8 O%以上生活在“牛车经济”中,连自行车都买不起;另有1 5%的人生活在“两轮车经济"中;只有2%的人生活在“飞机经济”中,他们独占了印度经济“奇迹"的成果。印度南北差距达到6:1,城乡差距高达6 O:1,占总人口6 5%的农民整体上被改革完全忽略。印度政府决心要在2 O年内消灭贫困,将印度变成一个繁荣、富裕、健康和发达的国家。
巴西经济起飞较早,2 O世纪6 O年代和7 O年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成就令世人赞叹,被誉为“巴西奇迹”。但是8 O年代、9 O年代发展停滞,近几年逐步回升。巴西经济的停滞有多种原因,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富两极分化。巴西东南方发达,北、西部落后的现象存在已久。为改变这一状况,巴西政府先后形成几大战略构想并逐步付诸实践。其中包括在6 o年代将首都从发达的东部城市里约热内卢,搬迁到西部边远的新建城市巴西利亚。还包括在北部、西部落后地区建设了许多大型的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巴西的贫富两极分化更突出地表现在人群的分化方面。巴西城市增长很快,城市人口已经占总人口8 O%,大部分贫苦人口生活在城市,原因是城市失业和半失业人口比例很高,而农村贫困人口还在不断地涌人城市。城市少数富人财富高度集中,而城市的贫困阶层逐步形成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一些城市的贫民窟成了犯罪分子的“根据地”,警察追捕罪犯,贫民甚至群起与之武装对抗。贫富差距的扩大成为社会不安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制约,是国家持续进步的极大障碍。
资料5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成为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
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2 O世纪5 O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只能靠自己出钱。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 9 5 2—1 9 8 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 7 1 6.7 5亿元。加上农业税1 2 1 5.8 6亿元,共达1 O 9 3 2.6 l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
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得过于严格。
目前,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这样,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就不能很好地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的居民的需要。
资料6
要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形成城乡之间不公平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缩小和消除城乡差距。
我国城乡分割,时间跨度长,城乡差异巨大,涉及人口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方方面面,很难一时全部解决。尽管为了推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已经做出了几十年的努力,但是一直到目前为止,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之间分割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
转。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逐步推进。
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原因很多,既有农业农村和工业城市相比自身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自然规律,更有我国长期以来城乡有别的体制性原因,特别是城乡有别的各种社会福利、公共服务、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使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和农村更是雪上加霜,造成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而且城乡差距拉大的幅度也不断加大。因此,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当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种种因素,重点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
随着城乡差距的迅速拉大,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出现了不少的缺位、错位现象,使得本来就在经济方面处于弱势的农民在获得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难度很大。农民的医疗、养老只能依靠自己,不能获得政府在这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很多农民有病没钱医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深化改革,使城乡居民都能获得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的均等机会。
我国城乡分割不仅历史长,涉及面广,而且还通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城乡有别的相关政策,这样,就通过法律法规固化了城乡有别的体制,这是造成我国城乡之间不能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要通过相关程序,对影响城乡协调发展,有违社会公平的法律法规进行废除、修
订或完善。同时,根据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构建城乡统一的发展环境出发,探索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法律法规来推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 00字。
- 2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3"中指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表面看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发展中的问题造成的,但从我国内部看,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我们应对危机、解除困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请对此进行分析。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3 O0字。
(2)根据“给定资料"5和6,就如何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5 OO字。
- 3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4"指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仔细阅读资料,谈谈我国现阶段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 OO字。
(2)在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其一,欠发达地区只能靠产业转移得到外部的支持,推进自身的发展。其二,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是第一位的,不必发展工业,以免破坏环境。
其三,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各地区实际出发,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内容。
其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生活条件的同质化,从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这“四点对策",在内容上、表述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要求:
①明确指出存在哪些问题。
②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③条理清楚,语言简明,不超过4 00字。
- 4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②深人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