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8上半年公务员联考行测题库每日一练《逻辑判断》(2018年02月27日)高频考点预测(六)
2018-02-27 07:48: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根据最近一项最近的调查显示,近年来在市外企企业高收入(指合法收入为年薪12万以上)人群中,外国归来的人(简称“海归派”)数占60%,这充分说明国内大学毕业的人(简称“本土派”)在该市外企企业中获得高工资极为困难。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_____
A: 在该市外资企业中,“本土派”人数占40%
B: 在该市外资企业中,“本土派”人数超过50%
C: 在该市就业人群中,“海归派”仅为“本土派”的10%
D: 在该市就业人群中,“海归派”与“本土派”的人数比例约为6:4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B。题干的论点是“本土派”在该市外资企业中获得高工资极为困难。要加强结论,则要补充论据:必须是“本土派”的人数比“海归派”人数多,才能与“海归派”所占比例相比较,从而得出“本土派”在高工资人群的比例比“海归派”低,由此加强了结论。选B。



2、单选题  甲:儿时进行大量阅读会导致近视眼——难以看清远处景物。乙:我不同意,近视眼与阅读之间的关联都来自以下事实:观看远处景物有困难的孩子最有可能选择那些需要从近处观看物体的活动,如阅读。乙对甲的反驳是通过_____。
A: 运用类比来说明甲推理中的错误
B: 指出甲的声明是自相矛盾的
C: 说明如果接受甲的声明,会导致荒谬的结论
D: 论证甲的声明中某一现象的原因实际上是该现象的结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关联词推导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甲:阅读⇒难以看清远处景物;乙:难以看清远处景物⇒阅读。第二步:分析题干,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显然乙的条件结论与甲的正好相反,D正确;A的类比,B的自相矛盾均没用到,所以AB错;C如果接受甲的声明,并不会导致荒谬的结论,C错,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饥饿或是胃部引起,或是大脑中的血液循环引起,或是全身的神经引起。如果饥饿由胃部引起,那么切断兔子胃部的神经联系就会阻止正常的进食;但进行这样的实验并没有阻止兔子的正常进食。大脑的活动总是开始于神经末梢的被刺激。如果这样,饥饿就不会是大脑中的血液循环引起的。因此,饥饿是由全身的神经引起的。这一推理形式属于_____。
A: 命题自然推理
B: 类比推理
C: 简单枚举推理
D: 科学归纳推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统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585次,正确率为21.88%,易错项为D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第一句:饥饿⇒胃部∨大脑中的血液循环∨全身的神经,第二句:(饥饿⇒胃部)⇒(切断胃部神经后不能正常进食),切断胃部神经后正常进食(事实信息)。(事实信息)第三句:大脑活动始于神经末梢被刺激⇒(饥饿⇒﹣大脑中的血液循环),第四句:饥饿⇒全身的神经。第二步:分析推理过程,找到相应的推理方法。由第三句得饥饿⇒﹣大脑中的血液循环;第二句题干:(饥饿⇒胃部)⇒(切断胃部神经后不能正常进食),切断胃部神经后正常进食(事实信息)。由逆否规则得(切断胃部神经后正常进食)⇒﹣(饥饿⇒胃部),即饥饿⇒﹣胃部;根据选言关系,否定一部分选言⇒肯定剩余选言,本题可推出饥饿⇒全身的神经。类比推理指一种事物有相应的特征,而和它相似的另一事物也具有这样的特征;简单枚举是从特殊推出一般结论;科学归纳推理是根据各种特殊事物的内在联系,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一般的结论的方式;命题自然推理属于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B、C、D都是或然性推理,从题干推理形式看,本题应该是必然性推理,所以属于命题自然推理,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其他



4、单选题  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人们常常认为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因为焦虑会影响人的判断力。但现在看,焦虑是人脑的一种常态反应功能。有些因大脑受损而丧失情绪反应能力的病人正好需要这种焦虑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意识强的人具有“健康意识高智商”的优点,但是,如果这种“健康智商”超出正常范围时,就有可能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躁动和负面情绪。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推出的是_____。
A: 大脑受损的病人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B: 健康智商高的人总喜欢怀疑自己有病
C: 健康智商越高,说明人对自己身体的健康意识越高,对人的身体健康就越有利
D: 人参加重要活动,一点儿也不紧张、一点也不焦虑不一定是件好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本题是一道归纳型逻辑题。由题干中“有些因大脑受损而丧失情绪反应能力的病人需要这种焦虑反应”可知焦虑有时会起正面作用,由此可推知D项正确。



5、单选题  英国剑桥大学专家称,早期人类的大脑比现代人类更大,而且现代人类比早期人类身材矮小10%。这项研究颠覆了此前的理论——现代人类伴随着进化变得更高、更强壮。科学家称,这种人类进化衰减性出现在过去一万年左右,很可能是由于农业的出现导致的。农业耕作出现之后,人类受限于食物种类的减少以及疾病的蔓延,所以出现了进化衰减现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研究人员的假设?_____
A: 据研究,人类大规模农业耕作出现在5000年前
B: 一万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人身材和现代人类差不多
C: 随着农业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食物种类远多于一万年前
D: 早期人类患病没有办法医治,身体残弱者在进化中均遭到淘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是"这种人类进化衰减性出现在过去一万年左右,很可能是由于农业的出现导致的"。论据是"农业耕作出现之后,人类受限于食物种类的减少以及疾病的蔓延,所以出现了进化衰减现象"。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论点本身包含了一个因果关系,而论据说明了这个因果关系,因此需削弱论点,即削弱这个因果关系。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人类大规模农业耕作出现在5000年前"表明农业耕作出现的时间与衰退性出现的时间不一致,这说明人类衰退与农业耕作无关,A削弱了论点中的因果关系。B中"一万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人身材和现代人类差不多"说明衰退化现象并没有出现,没有衰退现象就意味着农业耕作与人类衰退无关,B削弱了论点中的因果关系。C中"人类的食物种类远多于一万年前"说明农业耕作出现后,人类并没有受限于食物的种类,因此人类衰退和农业耕作无关,C削弱了论点中的因果关系。D中"身体残弱者在进化中均遭到淘汰"表明现代人类比早期人类更强壮,人类并没有衰退,但是D没有涉及农业耕作在这过程中的影响,D没有削弱论点中的因果关系,D最不能质疑假设。故答案为D。标签削弱论点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上半年公务员联考行测题库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