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8上半年公务员联考行测题库每日一练《片段阅读综合》(2018年03月12日)考点巩固(二)
2018-03-14 07:30: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各国对于发动机的制造工艺是严格保密的,甚至对一些顶级的发动机严格控制出口②发动机可以说是工业的心脏③因此,自主研发成为治愈中国工业“心脏病”最为现实的选择④发动机制造水平上不去,是中国工业的“心脏病” ⑤这使得进口高级发动机的生产线成为奢望⑥从轮船、汽车、飞机到火箭,都离不开发动机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
A: ②⑥④⑤③
B: ⑥④②⑤③
C: ③⑤④⑥②
D: ④②⑥③⑤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解析:由事理顺序可知,应先确定中国的工业心脏,再确定中国工业心脏病之所在,最终才能研究如何治愈心脏病。故②句“心脏”应排在④句“心脏病”、③句“治愈心脏病”之前,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故正确答案为A。【来源】《中国青年》 204年8月5日 《买不来的科技》考点:语句排序



2、单选题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这段文字的要义是_____。
A: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为理论基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文段的主旨句为第一句: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接下来引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来印证生态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故正确答案为A。B、D选项属于主观臆断;C选项没有提到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关系,表达不完整。



3、单选题  美国国际投资顾问公司总裁廖荣典有个百分比定律,假如会见10名顾客,只在第10名顾客处获得200元订单,那么怎样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被拒绝呢?他说:“你之所以获得200元订单,是因为你会见了10名顾客才产生的结果,并不是第10名顾客才让你得到200元,而应看成每个顾客都让你做了200÷10=20元的生意。因此,每次被拒绝的收入是20元。当你被拒绝时,想到这个顾客拒绝了我,等于我赚了20元,也应面带微笑,敬个礼,当作收入了20元。”这段文字强调的是_____。
A: 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
B: 当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摔倒了,你应该微笑着站起来
C: 在人生之路上,并非最后的成功才是成功
D: 当你懂得正确去看待失败时,每一次失败便都有了价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本题为故事启示类隐含主旨题。由材料“那么怎样看待前9次的失败与被拒绝呢?”和最后一句“当你被拒绝时,想到这个顾客拒绝了我,等于我赚了20元,也应该面带微笑,敬个礼,当作收入了20元。”可知,故事讲述了如何看待失败的问题,拒绝虽然意味着失败了,但失败也是有价值的,D项表述最符合文意。A、B、C选项并未表现出应正确看待失败的态度问题,故不选。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家丑问题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并非不亮出来就不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该不该亮,而是有了家丑到底想不想真正解决。不亮,问题不仅存在,而且还有恶化成不治之症的可能。亮了,正是显示出有解决问题的把握和能力,是一种信心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彻底根治的希望。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遮盖“家丑”就是欲盖弥彰
B: 尽可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C: 有足够的把握后再把问题亮出来
D: 负面新闻可以取得正面效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用“不亮”和“亮了”两种情况作比较,说明要敢于亮出家丑,“亮了……让人们看到了彻底根治的希望”,即曝光家丑可以获得正面效果,D项表述正确。A项“欲盖弥彰”是指想要掩盖事实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与文意不符,故排除。B、C两项的说法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故也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户口的管理都极为重视,他们将户口多寡作为国力盛衰与社会治乱的标志,建立了从中央至州、县、乡的完备户籍管理体系,但究其原因,是将户籍作为调派劳役、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以此维护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特权。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烙印,纵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道印痕仍难以抹去。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_____
A: 户籍管理体系的文化背景
B: 户籍制度存在的历史根源
C: 中国古代户籍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式
D: 户籍制度对维护政治统治的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历代统治者重视户籍制度的原因——维护封建特权。选项中“历史根源”的表述与此最接近,故本题选B。故正确答案为B。【来源】中国论文网 2014年6月29日 《户籍“变法”,蓄势待发》考点:表面主旨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上半年公务员联考行测题库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