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片段阅读》(2018年最新版)试题预测(二)
2018-03-28 14:08: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孕育万物的地位……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
A: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B: 欲成事者必须严以律已
C: 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D: 解释的多余和尴尬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道理”一词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以山、海、地的不解释(不张扬),说明低调并不会影响自身内在的价值,而“解释”却苍白无力。即材料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述和拟人来引出做人的道理。故正确答案为C。A项“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形容真正有内涵的人不会到处张扬表现自己,而没有什么知识的人却极喜欢表现自己,这样的表述过于绝对。B项的“严以律己”在材料中并没有涉及。D项是干扰项,只从字面意思对材料进行理解,没有作进一步的引申,不是暗含的道理。



2、单选题  中介机构的唯一资产是信誉,如果中介结构不讲信誉,她们就不可能提供真实的信息。为了使中介结构讲信誉,中介不能变成法定的垄断组织,也不应该是政府的附属。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比如穆迪和惠誉都是私人性质的,不属于政府,原因就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方面远远强于政府。这段文字告诉我们_____。
A: 信息化中的信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B: 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代表了信息领域新的价值取向
C: 中介机构要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把握好“信誉”这个法宝
D: 为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中介机构应当远离垄断和政府干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关键词“告诉”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指出“为了使中介结构讲信誉,中介不能变成法定的垄断组织,也不应该是政府的附属”,主要中介机构只有不受政府和垄断组织的影响才能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有效,故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的论述主体是信用问题,而不是“中介机构”,故排除;B选项也是没把握对论述主体,故排除;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涉及“竞争”。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作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_____。
A: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 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还得要回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上去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第一句话讲“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然后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预言提出观点。“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隐含着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所以题干强调的意思是A项“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4、单选题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却不是唯一的渠道。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也很重要。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是完全从学校学来的,也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学来的。上述材料所要说明的主旨是_____。
A: 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两个来源
B: 人们通过亲自实践而总结出的经验真实可靠,而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
C: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而且也没有必要那样做
D: 我们既要不断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地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材料中三句话都有明显的关联词帮助理解意思,第一句“却”强调学校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渠道,第二句“但”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很重要,第三句“没有……也没有”说明只靠学校和书本学知识行不通。三句话反复强调的都是要在书本中学知识,也要在实践中提高认知,据此分析D项最符合。A项常识错误,获得认知的来源只能是实践,书本知识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认知。B项太绝对,文章没有说实践经验可靠,书本不可靠。C项与文意没有关联。故正确答案选D项。 



5、单选题  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的影响。收集的证据显示,在2至11岁儿童对食物和饮料的偏好和购买“要求”,对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同样产生不小的影响。目前的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上狂轰滥炸般的儿童食品广告给儿童的长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险。通过这段文字可看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_____。
A: 儿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B: 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会影响一生
C: 视广告会影响儿童的偏好和购买“要求”
D: 垃圾食品电视广告会影响儿童健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观点态度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的对应的解法是通过寻找中心句或关键词,题干指出“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人的儿童阶段已形成”,而目前食品和饮料的构成和电视节目的影响将给儿童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本题答案为D选项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推断类>劝导说服类>观点态度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数学运算(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