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及部分参考解析
1.D【解析】本题是意图推断题。文段最后两句是文段的主旨,也是作者的意图,即说明为人处世应该刚柔并济。A项,什么是韧性只是文段前一部分的内容,不是文段的意图;B项以偏概全,以柔弱胜刚强只是韧性的一部分;C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对“韧”字由来进行考证。本题正确答案为D。
2.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是围绕电视媒体广告过多展开论述。末句指出了作者的观点――“电视媒体需要广告的支撑没有错,但应把握尺度,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D项所述与作者的观点相吻合。A、B项本身说法是正确的,但不是作者意在表达的主要内容,表述不够深刻。C项文段中未提及。本题正确答案为D。
3.C【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道德问题,接着说明问题是什么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说明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A项只说明了存在的问题,B项混淆概念,文段说的是防止自由主义思想片面性的不利影响,故排除A、B两项。比较C、D两项,加强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教育也是为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D项只是C项内容的一部分,故C项更合适。本题正确答案为C。
4.D【解析】本题是道细节判断题。文段只是说“勇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可以说是完整的”但并不能据此推出“不能做到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坦然无愧的人是不完整的”,A项属于无由推断。B、C项则属于主观臆测,文段只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不能等同于“残缺”;文段也没有涉及现实生活中不完整的人的比例,故C项“大多数”说法不准确。由文段第二句可知D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
5.B【解析】语句排序题。③句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应该排在首句;⑤句描述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具体变化过程,应紧随③后;由①句的关联词“同时”,可以判断①应该紧跟⑤;⑥中提到“格律体确立”,与①句尾衔接,应紧跟①句,且关联词“但”表示转折;②句的后一句是对内容的总结,与开头呼应,故排在最后。正确顺序为③⑤①⑥④②,本题正确答案为B。
6.A【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首句“该技术是在无法用常规方法开采,更无法在深层煤缝中点火的情况下通过钻孔向里面泵入空气或氧气和水蒸气,使煤层燃烧几年”可判断,A项说法错误。由第二段第二句可以得知B选项说法正确。由第二段最后一句可以得知C选项正确。从第四段可以得知D选项正确。故选A。
7.D【解析】根据第三段末句“这一技术可以把煤的成本低的特性和天然气利用率高的特性结合在一起”可知A项正确。根据第四段首句“该技术不污染环境,燃烧产生的灰和煤渣留在了地下”可知B项正确。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C项正确。由第五段最后一句话可知混合气体的数量和质量不易控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A【解析】文中提到“现在开采的方法是把煤放在高压容器里加热”,如果在地下进行这种气化,则可降低成本。由此可知,降低成本的原因是不需要将煤运到地面上来而直接将地下岩层作为加热容器,直接在地下进行气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9.A【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意在说明地下煤完全气化时,在增加“可回收”煤储藏量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加重环境污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0.B【解析】根据文中第三段“这一技术可以把煤的成本低的特性和天然气剌用率高的特性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出,“地下煤气化”技术开采的可燃气体和天然气的相似之处为利用率高。本题答案为B。
11.C【解析】文段的主旨是启发人的,让人勇于进取,学会坚持。首先根据第二空可排除B、D两项,若越往上爬越“快乐”或者越“轻松”,就没必要学会坚持了。扣人心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现多指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第一空处,形容景色用“赏心悦目”更为合适,排除A 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2.D【解析】首先,看第三和第四个空,两个空之间的关联词应该选择表示递进关系的词语,故排除A、C两项。再看第二个空,传递:由一方交给另一方,辗转递送;传达:把一方的意思转告给另一方。“传递”一般接的是具体的事物,“传达”则一般是抽象的事物,故第二空应选择“传达”。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B【解析】首先排除A项,“造成”的意思是招致或者引起,不能填入第一空。“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而文段的意思是志愿者标志与世博会的会徽所表达的意义相同,故第二空不能用“见仁见智”,排除D项。“出现”指显露出来,与后面的“中国文化个性”不能搭配,排除C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D【解析】首先看第一空处,“赠与”是指将自己的财产无条件地送给别人,主要是法律用语,因此排除B项。第二空处,“寝食难安”形容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用来形容“期盼”不太合适,排除C项。再看第三空处,“承袭”指继承并沿袭先人的旧制、衣钵等,用在此处不恰当,排除A项。故选D。
15.B【解析】首先看第二个空,“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这两个成语都不能用来修饰“雪花”,因此排除C、D两项。形单影只: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文段没有提到梅花是孤独的,而是把梅花比喻成佳人来形容梅花的高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C【解析】此为二级等差数列。一级差数列为6,10,14,18,22,二级为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故选C。
17.A【解析】此序列为奇偶等差序列。首先将序列进行奇偶分组,奇数项中的后一项减前一项的差值为8,16。偶数项中的后一项减前一项的差值为12,这三个差值可以排成等差数列,缺省项为偶数项的后一项,与其偶数项前一项的差值应为20,答案为14+20=34。
18.C【解析】此为分段组合数列,每两项相除等于2,故选C。
19.D【解析】此序列为二级等差数列。一级数列差为2,6,18,因此二级数列构成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20.B
21.B【解析】本题可按照数列奇偶项来分组,偶数项分别为8,6,4的平方,奇数项应为9,11,13的平方,故括号中应为13的平方169。
22.B【解析】本题可按照数列奇偶项来分组,括号对应的是奇数项,而奇数项是为8,7,6,顺序的自然数,所以括号中应为5。
23.C【解析】题目所给分数经约分后均为
,所以从答案中找一个分数,使其约分后等于
即可,四个答案中只有C符合要求。
24.A【解析】此为等差数列,公差为28。
25.A【解析】此为分段组合数列,每两项的和为100,故答案为28。
26.C【解析】统筹计数问题,选C。为了使损失最小,则其他机器等待的维修的时间应该要尽量的少,让修的快的尽量放在前面修,后面等待维修的机器等待时间最少,第1台机器需要7小时,第2台机器需要7+8=15小时,第3台机器需要7+8+10=25小时,第4台机器需要 7+8+10+15=40小时,第5台机器需要7+8+10+15+29=69。累计浪费时间为7+15++25+40+69=156。损失了 1560×10=1560.所以选C。
27.B【解析】数字特性问题。最初的桃子减去1个后,一定能被5整除,结合选项,只有B选项满足,所有选择B选项。
28.D【解析】

29.D【解析】根据回答易知人数同时是2的倍数、3的倍数和4的倍数,2、3、4的最小公倍数是12。如果把每12个人编成1组,那 么从12÷2=6,12÷3=4,12÷4=3,知道每12个人要用碗6+4+3=13个。共用碗65个,而65÷13=5,所以共有5组客人,总人数是 12×5=60。
30.B【解析】经济利润问题,选B。假设原来售价为100元,观众100人,总收入为100×100=10000.则打折后观众为200人,收入增加1/5,收入变为12000元。打折后每张票价为12000÷200=60。原价为100元,易见打了6折。所以选B。
31.C【解析】工程问题,选C。假设满水池有水90,A、B分别是每分钟两管的进水量。根绝题意有:9A+4(A+B)= 1/3×90=30;10(A+B)=1/3×90=30。整理后易知A=2B,代入后易知A=2,B=1.还剩余1/3水池的水,B管还需要 30÷1=30分钟。B管从开始到现在共用了4+10+30=44。
32.D【解析】典型的牛吃草问题,需要注意,传动运输机与工人同时都往外搬化肥,假设每个仓库有Y化肥,每台传动运输机每小时运输X 化肥,需要N个工人才能把丙仓库搬空。根据牛吃草问题公式有:Y=(12+X)5,Y=(28+X)2,Y=(N+2X)2。解出X=12,Y=120. 则有:N+2*12=60,N=36。所以选D.
33.A【解析】植树问题,选A。由题易知,中点和各个点把距离分别分成,2个2500米,2个4000米,2个2000米,要增加民警的数量最少,那么每相邻的民警之间的距离最大,也就是2500、4000、2000三个的最大公约数,易知三数的最大公约数为500.那么由植树问题知 道需要(5000+8000+4000)÷500+1=35,减去原来的7位民警,那么要增加35-7=28。所以选A。
34.B【解析】最值问题,选B。得分最少的选手得分最多,则其他选手得分尽量的少,假设最少分数的选手得分为X,则其他选手分数分别 为X+1,X+2,X+3,X+4。五人分数和为414。X+X+1+X+2+X+3+X+4=414。X=80.8。则X的最低分数应该为81分。所以 选B。
35. D【解析】概率问题,容斥原理问题,选D。根绝两集合容斥原理则有参加竞赛的学生共有15+10-5=20。共有50名学生,则概率为20/50=2/5。所以选D。
36.D【解析】剪绳问题,选D。根据题意易知中间被折叠了2×3×2=12段,则剪开后有12个切口,有12+1=13段绳子。所以选D.
37.C【解析】根据题意知,第一站后面有9个站,所以上来9人,同理第二站上来8人,以此类推,第9站上来1人。从第二站开始,每站 分别下来1人、2人、3人,最后一站下车9人。前面五站上车人数多而下车人数少,后面5站上车人数少而下车人数多,所以车上的人数最多的时候应该是在第5 站,这时车上共有9+8+7+6+5-1-2-3-4=25人。需要准备25个座位。
38.A【解析】最值问题,选A。一年最多有366天,10年中最多有3个闰年。所以11――20岁的学生中最多有365×7+366×3=3653个不同的生日。20000÷3653=5…1735.易见至少有5+1=6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学生。所以选A。
39.D【解析】

40.A【解析】

41.C【解析】该题属于两项类比,第一项和第二项是主谓关系,第一项是主语,第二项是谓语。由于思想是主语,进步是谓语。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42.A【解析】该题属于两项类比,当第一项行为过度时,会出现第二项结果。自信过度的时候,会导致自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43.B【解析】该题属于两项类比,第二项和第一项是主谓关系,第一项是主语,第二项是谓语,且第二项是第一项的一般属性。战士一般是英勇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44.C【解析】题干中,“蔚蓝”是形容词,“天空”是名词,二者是修饰的关系。“愉悦”是形容词,“心情”是名词,“愉悦”修饰“心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5.B【解析】本题考查对应关系。中秋节和月饼是对应关系,端午节和粽子是对应关系,圣诞节和圣诞老人也是对应关系,但是月饼和粽子都是食品。所以选择B选项。
46.D【解析】该题属于三项类比,第二项是第一项的工作场所,第三项是第二项的服务对象。老师在学校里工作,学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