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所谓好与差,实际上源于我们的衡量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仅仅因为成绩不好就把其定位为“差生”。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真正正直、善良、真诚等美好品德的孩子,让他们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责任心,有信心,宽容、大度,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会伸出援助之手。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对孩子品德、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比成绩更加重要
B: 我们不应该将成绩做为衡量孩子好与差的唯一标准
C: 有着美好品德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D: 品德与人生态度是评价孩子好与差的重要标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根据文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仅仅因为成绩不好就把其定位为‘差生’”可知,我们不应该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好与差的唯一标准,B项正确。A项理解错误,文段并没有将对孩子品德、人生态度的培养与成绩比较,只是说不能仅仅因为成绩差就定位为“差生”;C、D两项均无法从文中得出。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知识的本质是发现,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人们才会有更多发现的可能。因此,知识分子在本质上也不是熟知现成结论的人,知识分子要发掘未知事物,提示假相背后的真相。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教育如果停留在向学生强行灌输标准答案和“真理”上,根本就是反教育的。这段话的主题是_____。
A: 知识的本质
B: 知识分子的本质
C: 创造力的培养
D: 教育的目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标志词“主题”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由总结关系词“因此”可知,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知识分子的本质并不是“熟知现成结论的人”,他们要发掘未知事物。因此,材料的主题是“知识分子的本质”,B项表述正确。其他三项都是材料的细节信息,未抓住材料重点,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次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岸有很多连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我国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我国造成损失,但地震引发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高的涌浪。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_____。
A: 地震和海啸警示世人瞩目深海大洋
B: 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警示我国要加快深海大洋研究
C: 地震引起的海啸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
D: 自然灾害是残酷无情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主要支持论点”可知本题考查表面主旨问题。本段文字共三句话。第一句是说印度洋海啸和地震显示了大自然的威力;第二句话是说我国要居安思危,防范海啸的破坏;第三句讲海啸仍有可能给我国造成巨大损害。由此可见,正因为地震和海啸仍然有可能给我国造成巨大破坏,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而居安思危的表现就是加快深海大洋的研究,因此B项为最佳选项。A项概括得过于宽泛,没有揭示出主要论点;C项是这段文字的一方面意思,但不是主要意思;D属于无关项。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 我国海区的潮汐资源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潮汐中蕴藏这巨大的能量。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然而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只有潮汐电站建在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
A: 我国潮汐资源的分布情况
B: 我国潮汐资源的利用现状
C: 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
D: 潮汐发电需要突破的技术障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此题属于表面主旨题。纵观文段,“只有”之后是主旨句,潮汐中提取能量取决于合适的地理位置是时间,需要大潮才能集中能量,C项是对其的同义复述。文段只是提及福建和浙江的潮汐资源最多,A项是对文段的过度推断;B项中的“利用现状”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从文段中我们知道,要利用潮汐,不光需要技术,还需要地理位置和大潮的配合,故D项说法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在动物世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种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外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这段文字主要表明的是_____。
A: 动物的行为选择
B: 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
C: 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
D: 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文段描写了一种动物面对另一种动物时的不同“决定”,进而说明了每种选择的结果。故正确答案为B。A选项只描述了前半部分,而没有说明“决定”的影响。C选项过于表象化。D选项中“进化”文段并未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