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二次大战后的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日本的工业用水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到1989年下降了24%,而工业产量仍稳定增长。美国也与此相仿,美国的工业用水量自1950年起下降了36%,而工业产出却增长了3.7倍。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_____。
A: 降低用水成本可扩大产出
B: 节约工业用水大有潜力
C: 工业的增长取决于减少工业用水
D: 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工业用水的效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举用日本和美国工业用水量下降,工业产量仍能增长的例子,说明了工业增长和节约用水不矛盾,进一步推出工业用水量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节省的,节约工业用水大有潜力。故正确答案为B。A、C、D项强加理解了工业增长与节约用水的关系。
2、单选题 在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原子武器、转基因技术的滥用,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生命系统毁灭,追求享乐的消费模式所制造的垃圾将覆盖整个星球。并透支了子孙后代的地下资源、空间资源甚至太空资源。日益升温的地球,已为人类引以自豪的技术文明敲响了警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地球升温与人类活动有关,必须引起重视
B: 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
C: 人类对自然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破坏,必然深受其害
D: 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主要描述了人类只关注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对生态环境不加重视,最终会导致地球生命系统毁灭。意在说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强调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B表述与之相符。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CoreCompetence”通行的中文翻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一个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
A: 核心能力实在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B: 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 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 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中的“核心能力”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核心能力是公司独有的技术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排除B;C选项与文段中“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的观点相悖,因此排除C;D选项与文段中“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的观点相悖,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段文字重在说明_____。
A: 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B: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重在说明”可知本题为表明主旨题。材料为“分总”结构,文段中前面仔细分析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最终得出结论“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前面的论述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即为D项所述。A项对应的是文段第二句话,B、C项对应的是文段第一句话,该三项表述都不全面,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的人群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据测算,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到2013年将降低到最低点,之后就会上升。根据上述文字,对“人口抚养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 “人口抚养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
B: 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越高,“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C: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D: 劳动力供给越充分,“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据提问知该题属于词句理解题。由材料关键句“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可知,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人后抚养比”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之比,而不是“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B、D选项错误,应改为“人口抚养比”则越低。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