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某地房价过高,过高房价并非好事,这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合理的东西。据此,有四个推论: (1)有些地方高房价是合理的; (2)不合理的东西引起高房价; (3)高房价引起不合理现象; (4)并非仅仅是某地房价高。以上推论,错误的有_____。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题干的主要信息是“房价过高并非好事,这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合理的东西”。第二步: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判断结论正确与否由题干可知房价过高隐藏着不合理的东西,而(1)提到高房价合理,这与题干相悖,因此(1)错误。题干中未提及导致高房价的原因,因此(2)错误。题干中未提及高房价将导致的后果,因此(3)错误。题干仅涉及某地的房价过高,并未涉及别处房价,因此(4)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报告,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1983年中等家庭收入比1982年增加了1.6%。通常情况下,随着家庭收入上升,贫困人数就会减少,然而1983年全国贫困率是18年来的最高水平。人口普查司提供了两种可能的原因:影响深、持续时间长的1981~1982年经济衰退的持续影响;由妇女赡养的家庭人口数量和不与亲戚同住的成年人数量的增多,这两种人都比整体人口更加贫困。这个报告能得出以下哪个结论?_____
A: 全国贫困率在18年里一直稳步增长
B: 如果早期的经济衰退仍带来持续的影响,那么全国贫困率会升高
C: 即使人口中有些家庭收入下降或未增加,中等家庭收入依然可能增加
D: 中等家庭收入受家庭形式变化的影响比受国民经济扩张或衰退程度的影响更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的对象及其关系第一句话强调”1983年全国贫困率是18年来的最高水平“,第二句话强调造成这种现象的两种可能的原因。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题干“1983年的全国贫困率为18年最高”,但并不代表贫困逐年增加,A错误。题千只是列出两种原因,经济衰退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原因,并非一定导致全国贫田的升高,所以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了贫困率增加的两种原因,并未分辨哪个因素影响更大一些,所以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C。
3、单选题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赞助商要想通过奥运会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仅仅在名片上增加“五环”或支起帐篷招揽游客是远远不够的。近15年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球性赞助商,VISA国际组织认为要想有效地利用这一全球最大的体育和文化盛事,并非只是简单的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的活动。据此我们知道_____。
A: 通过对奥运会的赞助以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还需要有效的市场营销
B: 赞助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的活动
C: VISA国际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赞助商
D: VISA国际组织没有支起帐篷招揽游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的重点第一句话说明赞助商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单靠在名片上增加“五环”或支起帐篷招揽游客是远远不够,第二句话说明VISA作为奥运会的赞助商,并非只是简单的往奥运圣火里扔钱。第二步:逐一判断各选项的作用对奥运会的赞助是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商业成功的充分条件,要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还要考虑到市场营销方面是否有效,故A选项正确;B项是对题干最后一句话的错误理解;C选项忽略了“15年来”这个时间修饰语,由题干可知VISA是奥运会的赞助商,但没有提到是全球最大,C错误;D选项不能从题干中直接得出,不能确定其是否支起帐篷招揽顾客,可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有人认为“美是客观的”,比如你无论是否看到黄山的美景,它都是存在着的;也有人认为“美是主观的”,一些在你眼中的美女在其他人看来却是不怎么样,可见_____。
A: 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
B: “美是客观的”不正确
C: 美是相对的,是存在于我们主客观世界里的
D: 美是主观,还是客观,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题目当中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是各抒己见。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美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属于各抒己见,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题干中并未涉及“绝对的美”或者“相对的美”推不出;B选项,题干中也没有涉及到这两种观点是否正确,只是“有人认为”,推不出;C选项,偷换概念,“美是客观的”“美是主观的”这样的表述和“美是存在于我们主客观世界里的”这一表述意思并不相同,是不同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作为中国文坛的一大创新,纪实文学近年来成为最热门的写作体裁。但辉煌过后,麻烦也随之而来,指控纪实文学侵害名誉权的官司频频开庭,眼下的一例是某作家的《法撼汾西》与《天网》引出的8位山西老乡当原告,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成为京城的一大热点。由此可推知_____。
A: 纪实文学是中国人首创的
B: 某作家的两篇纪实文学侵害了8位山西老乡的名誉权
C: 纪实文学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
D: 某作家是一个纪实文学作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主要内容第一句说明纪实文学近年来成为最热门的写作体裁,第二句说明指控纪实文学侵害名誉权的官司频频开庭。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后一句话是转折,题干意在强调后一句话。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属于无关项。B项“侵害了8位山西老乡的名誉权”不能推断出,因为题干只是说“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尚未判决。C项“纪实文学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也不能直接由题干推出,因为题干强调了“纪实文学近年来成为最热门的写作体裁”,不能因为指控纪实文学侵害名誉权的官司频频开庭,就得出其辉煌时期已经过去。D项符合题干推断,“某作家是一个纪实文学作家”是对第二句话的举例说明,例证了纪实文学遇到的麻烦。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