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常识判断》(2019年最新版)高频试题强化练习(二)
2019-09-04 00:53:38 【

1、单选题  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
A: 英国工人制定《人民宪章》
B: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建立
C: 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D: 《共产党宣言》发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世界历史 解析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它的基本思想是:1、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指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使命。2、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它的伟大意义是:1、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作了完整的、系统的阐述。2、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它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4、它创造了一个时代,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相关知识点:1、英国工人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德国(普鲁士)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被马克思称为“欧洲工人三大运动”,并作为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2、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创立该委员会的目的是通过与各国工人团体、社会主义者的经常联系,团结先进工人,克服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错误理论和涣散状态,促使各国社会主义者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3、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



2、单选题  “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话语中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的是_____。
A: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人们粮仓充足才会懂得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看重荣誉和耻辱。说明的是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倾向于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相关知识点: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意思是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这是以“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这是孔子提出的“义”与“利”对立的说法。并没有主张“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指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这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代表观点。



3、单选题  王某将与其有私仇的李某打昏在地后逃走,此时李某的熟人张某路过,见李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机、钱包拿走。本案中_____。
A: 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没有犯罪
B: 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 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夺罪
D: 王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刑法解析王某与张某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没有共同的犯罪意思表示,二人的行为是各自独立完成的,故不构成共同犯罪。D项排除。王某故意伤害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借李某“不省人事”之际,拿走“手机、钱包”,构成盗窃罪。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相关知识点: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4、多选题  犯罪的特征有_____。
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事违法性
C: 阶级性
D: 应受刑罚处罚性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答案:ABD



5、单选题  成语“负隅顽抗”也作“负嵎顽抗”,其中的“隅”原意是指_____。
A: 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
B: 城墙的角落
C: 靠边沿的地方
D: 城墙上最高的地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文化常识解析负隅顽抗是指凭借险要地势,顽固抵抗。其中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故正确答案为A。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选词填空(区..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