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达不到改善弱智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A: 适得其反
B: 事与愿违
C: 南辕北辙
D: 雪上加霜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本题题意是讲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认为博爱和同情达不到改善弱智境遇的效果,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而没有提到取得了相反的效果。故选B。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2、单选题 近期,中国翰园碑林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书法名园”,可以说是_____,当之无愧。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众望所归
B: 实至名归
C: 人心所向
D: 各得其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众望所归:指得到群众的信任,大家一致期望的。实至名归:指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人心所向:指人们所拥护的,向往的。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中国翰园碑林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园”,获得声誉,是自己本身就应该得到,是名副其实的,所以用“实至名归”,B项正确。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
3、单选题 晚清的新学之士,提及开通民智,总是首推报馆与学校。二者同为“教育人才指导”、“传播文明”之“利器”,却因体制及利益不同,无法_____。填入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珠联璧合
B: 相辅相成
C: 相得益彰
D: 取长补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原文:晚清执思想界牛耳的《新民丛报》、《民报》等,也都属于同仁刊物。《新青年》的特异之处,在于其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因而获得丰厚的学术资源。创刊号上刊载的《青年杂志社告》称:“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本志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本志执笔诸君,皆一时名彦”。以上三点承诺,在其与北大文科携手后,变得轻而易举。晚清的新学之士,提及开通民智,总是首推报馆与学校。二者同为“传播文明”之“利器”(参见郑观应《盛世危言•论学校》和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却因体制及利益不同,无法珠联璧合。蔡元培之礼聘陈独秀与《新青年》之进入北京大学,乃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大事。正是这一校一刊的完美结合,使得新文化运动得以迅速展开。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4、单选题 灰色是一种朴素又优雅的颜色,远远看去它好像并不出众,但当你走近时,你会感到那种______的优雅品味。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不言而喻
B: 不可理喻
C: 难辨难分
D: 难以言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明白,形容事理极其明显。不可理喻:没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人蛮横、固执、愚昧。难辨难分:很难区别、分辨。难以言传: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指某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题干讲的是灰色远看虽不出众,但走近后它给人带来的那种优雅品味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所以本题选D。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5、单选题 一些少数民族近年来调整发展思路,经济实现了由畜牧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转变。牧民们结束了“_______”“穹庐帷帐”的游牧生活,住进了砖瓦房,各类设施、电器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家徒四壁家徒四壁
B: 居无定所一应俱全
C: 四海为家纤悉毕具
D: 随遇而安有求必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查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一应俱全:一切齐全,应有尽有。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用作褒义。用来指好说话;乐于帮助别人。先看第一空,这里所填的词是修饰游牧生活的,而且与、“穹庐帷帐”并列,故该词应该具有流动性特征。“家徒四壁”强调的是贫穷,不具有流动性强这一特点,故排除A。再看第二空,句意说的是设施、电器的丰富齐备,而“纤悉必具”侧重于详尽•“有求必应”侧重于指为人慷慨豪爽,均与句意不符,故排除C、D。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成语辨析>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