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_____。
A: 提高利率,储蓄减少
B: 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 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 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提高利率,储蓄会增加,而降低利率,储蓄则会减少,投资和消费会增加,所以本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很快就可以排除A、B、D三个不正确的选项。
2、单选题 我国行政复议的主体是。_____
A: 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B: 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C: 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同级监察机关
D: 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党组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根据我国的《行政法》规定,我国行政复议的主体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
3、单选题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同一职务上的公务员其级别相同
B: 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机关职能确定
C: 公务员在不晋升职务的情况下可以晋升级别
D: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其工作实绩确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公务员法解析《公务员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由此可知,A、D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时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B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4、单选题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没有可能对上述研究的推断提出质疑?_____
A: 研究中所测验的孩子并不是从托儿所看护和在家看护两种情况下随机选取的。因此,这两组样本儿童的家庭很可能有系统的差异存在
B: 这项研究的主持者被证实曾经在自己的幼儿时期受到过长时间来自托儿所阿姨的冷漠
C: 针对孩子的母亲另一部分研究发现:由于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度的依附心理,父母因此希望将其送入托儿所予以矫正
D: 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的,并形成浓厚的亲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题干的结论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其根据是:表现出紧张不安和依附母亲的被测试儿童,在1岁时曾由托儿所看护的儿童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1岁时曾在家中看护的儿童。A项能构成质疑。因为如果两组进行比较的儿童本身可能存在系统性的差异,那么,他们是否较易紧张不安,完全可能由此种差异造成,而并非因为1岁时是否由托儿所看护。B项能构成质疑。因为由此可以怀疑,题干中研究者的推断是否带了研究者本人的个人偏见和主观色彩。C项能构成质疑。因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至少有一部分孩子,不是由于去了托儿所才有了依附心理,恰恰相反,而是表现出了过度的依附心理才被送进托儿所。D项不能构成质疑。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产生浓厚的亲情,孩子应依附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题干无关。与上述各项相比,D项显然最不可能构成质疑。
5、单选题 以土地所有权为抵押物设立的抵押,其抵押合同_____。
A: 自合同订立时生效
B: 自办理抵押登记时生效
C: 自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后生效
D: 无效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抵押合同的标的。根据《担保法》,土地所有权是不得抵押财产的首项内容。按照担保法的规定,以土地使用权、林木、航空器、船舶、车辆、企业设备和其他动产设定抵押的,抵押合同自办理登记时方可生效,以其他财产设定抵押的,自抵押合同订立时生效。民事主体以财产设定抵押,没有审批程序。因此,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考生注意】如果题干改为以“土地”作为抵押物的,抵押合同的效力如何?如果改为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的标的,抵押合同的效力又如何?前问还是无效,因为土地,就是指土地所有权;后问是自办理抵押登记时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