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他专门写了《劝学》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肯定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倡导_______、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孜孜不倦
B: 坚忍不拔
C: 按部就班
D: 一丝不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由“人的知识、智慧、品德等,都是由后天学习、积累而来的”和“倡导……日积月累、不断求知的学习精神”可知,荀子强调的是要长期持续不断地学习。选项中含有这种持续性意思的成语只有A项的“孜孜不倦”。B项“坚忍不拔”强调意志不动摇,C项“按部就班”强调按程序办事,D项“一丝不苟”强调办事认真,均不合句意。
2、单选题 公共生活中的某些失范行为和无序现象若得不到及时治理,就可能会产生反面的____效应,个体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被激发和诱导,随波逐流,助长无序。很多国家的法律在公共场所禁烟、维护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且有效执行,正是为了____,在微小的失范和无序积累前就加以制止。
A: 示范防微杜渐
B: 辐射惩前毖后
C: 连锁上行下效
D: 扩张以儆效尤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第一空前面提到了“失范”,因此第一空应该对应的是“示范”。“防微杜渐”比喻坏事情在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第二空后面的“在微小的失范和无序累积前就加以制止”,正是对这个成语的解释,A项当选。“惩前毖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以儆效尤”是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均与文意不符。
3、单选题 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的不智之举。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削足适履
B: 扬汤止沸
C: 矫枉过正
D: 舍本逐末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语境最佳选择。阅读题干可知,空格内的成语必须和前面的“因版面限制而砍综述、删注释”相呼应。所谓“削足适履”是说为了把大脚穿进小鞋而把脚削小。“削足”对应“砍综述、删注释”,“适履”与“版面限制”相对应,因此A项为正确选项。B项“扬汤止沸”指不解决根本问题,C项“矫枉过正”指把错的改成更错的,均不符合“一篇规范的论文”的修改,可排除;D项“舍本逐末”指为了次要的而放弃了最主要的东西,不能用来说明综述和注释。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全方位开发风险保障产品,仅靠保险业自身的____还不够。因为这类产品往往保险面广、赔付金额多,巨大的经营风险令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大面积开发和经营这类产品显得____。_____
A: 条件 前途未卜
B: 努力 力不从心
C: 资源 得不偿失
D: 积累 提襟见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考点混搭填空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根据材料中的“自身”表明仅指主观因素,“努力”和“积累”符合语境,“条件”“资源”都是比较客观的因素,所以排除,在BD中做选择。再看第二个空,题干的意思是因为全方位开发风险保障产品存在巨大的经营风险,单靠保险业自己的努力做大面积的开发是力量上不够的。“有心无力”表示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符合语境,当选。“捉襟见肘”比喻十分穷困,不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很多人认为动力是一块馅饼,会从天而降,幸运地砸在自己头上,他们意识到自己缺少动力,却还在________,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突然掸到自己身上。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望眼欲穿
B: 翘着以盼
C: 浮想联翩
D: 守株待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根据语境中明知缺少动力,还“期待突然撞到自己”可知。所以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