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有关民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民事行为于成立时生效
B: 民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 民事行为的生效以其成立为前提
D: 民事行为成立后不一定能生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民法解析本题考查《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事行为的成立是指符合民事行为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情况。民事行为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因符合法定有效要件而取得法律认可的效力。也就是说,民事行为具备法定构成要素即为成立,其生效必须具备法定有效要件;生效的民事行为必定已经成立,但成立的民事行为不一定生效。故A 项说法不正确,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句的作者是_____。
A: 朱熹
B: 林则徐
C: 杜甫
D: 白居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文学常识解析题干选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1939年,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_____
A: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柝》
D: 《论持久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中国历史解析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现存两章。第一章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性质和矛盾作了详尽分析,指出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本题选A。本题相关知识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给林彪的一封信,是为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这篇文章探索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内容,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发表的,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4、单选题 “性善、性恶”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对立的概念,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恶的。下列话语属于性恶论的是_____。
A: 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C: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 仁义忠信,乐此不倦,此天爵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A 、C、D三个选项的内容都选自《孟子》,都倾向于认为人性本善,B项选自与《荀子》,大意是:至于那眼睛喜欢看美色,耳朵喜欢听动听的声音,嘴巴喜欢品尝美味,内心喜欢财利,身体喜欢舒适安逸,这些都是产生于人的本性的东西。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是战国时的赵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性恶是其主要观点。 同时,性恶是天台宗阐释性德的理论。它主要说明:恶是性德本具,了达恶即法性,就能妙用无染。故本题选B。
5、单选题 孙某委托吴某为代理人购买一批货物,吴某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法律法规的是_____。
A: 无谋生重病,停止了购买货物事宜,并通知了孙某
B: 及时将购买货物过程中的情况报告给孙某
C: 经孙某同意,另行委托林某,办理购买事宜
D: 与陆某恶意串通,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格购入货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民法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8条规定,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