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今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81周年。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以明清两朝宫廷藏书为基础建成,到1930年藏书总数逾50万册。抗日战争时南迁的珍本、善本共15.7万册,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尔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继续清点和整理清宫遗存古书,重建了善本书库。现在善本19万多册,还藏有20多万件(块)武英殿殿本的书版及铜板等。这段话主要介绍的是_____。
A: 宫廷历史文化遗存
B: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典籍
C: 故宫博物院的清宫典籍
D: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档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该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材料第一句讲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时间,第二、三、四句分别讲了它的藏书数量、藏书类别、藏书现状,都是围绕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典籍这一话题展开的,所以选B选项;A选项范围太大,不够具体,排除;C选项以偏概全,除了清宫还有明宫,故排除;D选项文中没提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的各主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会尽可能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充分拓展自身竞争优势,努力向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个过程必然带动银行业微观效率的提升。“这个过程”指的是_____。
A: 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过程
B: 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发展的过程
C: 外资银行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
D: 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扩大市场份额的过程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本题考查词句理解。文段描述了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外资银行进入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而造成的结果。可见,“这个过程”指的是“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过程”,故正确答案为A。D是强干扰项,文中提及“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业各主体…….会尽可能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与“扩大市场份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C两项较易排除。
3、单选题 中国改革之难,最难的不是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而是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既积极又稳妥,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始终坚持的信念,也是一路渡险滩、克难题的制胜法宝。根据以上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当前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
B: 保持社会稳定、兼顾最广大群众利益是中国改革最棘手的问题
C: 中国在改革中必须要考虑人口众多这一现实问题
D: 兼顾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法宝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由“不是……而是”的转折词,可知改革必须考虑13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文中改革开放“制胜法宝”的主语是“既积极又稳妥”,与D选项“兼顾发展与稳定”属于同义替换,D选项表述正确。A项错误,避免引起社会动荡,避免激化矛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胜法宝而不是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B项偷换概念,文中并没有说“最棘手的问题”。C项本身没错,但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上海前和律师事务所商建刚律师表示,网友对其在网站上发表的帖子具有著作权,如果其在帖子中注明“不得转载”,则其他单位或网站不得对此进行转载,否则视为侵权。如果帖子中没有相关声明,依据有关规定,其他单位或网站可以进行转载,但必须支付稿酬,否则也将视为侵权。根据本文,理解正确的是_____。
A: 网络作品受法律保护
B: 网络侵权很难进行界定
C: 网站可以任意转载帖子
D: 网络作品的稿酬不好计算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由材料“网友对其在网站上发表的帖子具有著作权”可知,网站上发表的帖子受法律保护,故A项正确。由材料“……,否则视为侵权。……依据有关规定,……,否则也视为侵权”可知,网络侵权有法规明确界定,故B项错误。由“……其他单位或网站不得对此进行转载,否则视为侵权。……其他单位或网站可以进行转载,但必须支付稿酬,否则也将视为侵权”可知,网站不可任意转载帖子,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提及。因此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它一般包括四个层次或方面,即常识、经验概括、科学知识和哲学知识。所谓常识,主要包括格言、谚语等一般人普遍熟知的知识,它往往不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而科学知识是一种理论体系,具有逻辑性、系统性。这段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_____。
A: 科学知识是绝对真理,不容置疑
B: 与科学知识相比,常识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即其中包含着许多错误
C: 常识都不可信
D: 科学知识中包含着常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由最后两句对“常识”和“科学知识”的解释可知,常识往往不能认识事物本质,那么就会导致有时不能正确理解事物,故B项可以推出。A、C两项表述都绝对化,不能从文段找到根据;D项在文段中也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