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半导体是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按照这个定义,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某种溶液的导电性能不如金属,又不是绝缘体。所以,这种溶液是半导体
B: 干燥的木块不导电,将木块弄潮湿后开始导电,但导电性能远不如铝、铜等金属材料。有人说,“潮湿将木块由绝缘体变为半导体”的说法是错误的
C: 汞的导电性大大小于铝、铜、铁等金属材料,所以,汞是半导体物质
D: 在纯结晶状态的硅中掺入某些元素原子后,会由不导电变为导电。但它在某一个方向导电比另一个方向容易些,而且导电能力受电压等外界因素影响大。这些导电性能不如金属,所以,硅是半导体物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该定义强调半导体是“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某溶液的导电性能不如金属,又不是绝缘体,说明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属于半导体;B项,木块这种物质本身不导电,属于绝缘体,潮湿的木头能导电,实际上是水导电了,所以潮湿将木块由绝缘体变成半导体的说法是错的;C项说法有误,汞本身就属于金属,不是半导体;D项说法正确,纯结晶状态的硅加入某种元素后,从不导电变成导电,但导电性能又不如金属,说明硅是导电性能介于绝缘体和金属之间的物质,符合定义。四个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C项。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协调,是指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物自身内部或者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和谐、适度关系。下列情况表现得不协调的是_____。
A: 行政机关“上传下达”,民意能很快得到政府的回应
B: 北京的道路经常堵车
C: 领导的指示很快传达到了基层,基层人员火速组织力量实施
D: 健康的人饮食规律,消化良好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B。协调是指一种和谐、适度的关系,B项经常堵车说明北京的道路上汽车过多,是不适度的,表现得不协调,故答案选B。
3、单选题 高峰体验指的是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历程中,历经基本需求的追寻并获满足之后,在追求自我实现时所体验到的一种臻于顶峰而又超越时空与自我的心灵满足感与完美感,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下列不属于高峰体验的是_____。
A: 运动员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时的心理体验
B: 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时的心理体验
C: 观众见证人类首次踏上月球时的心理体验
D: 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收到理想的大学录取通知时的心理体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高峰体验是指本人在追求之后达到自我实现的顶峰时所获得的感觉,运动员获得奥运金牌、科学家获诺贝尔奖、收到理想大学通知书的感觉,都属于这种体验,而观众观看人类登上月球,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而没有亲身实现这种追求,所以不能算是高峰体验。
4、单选题 生物集群灭绝是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地理区域范围内,数量众多的生物突然死亡,从而造成生物物种数量短时间突然大幅下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物集群灭绝的是_____。
A: 1987年6月6日,最后一只黑海雀死去后,这种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鸣鸟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B: 在过去的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更是惊人地减少了71%
C: 有研究显示,巴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的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
D: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定义中强调“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一个以上地理区域”、“数量众多的生物”、“突然死亡”等。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没有数量众多的生物突然死亡;B项中不是在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内;C项中不是一个以上的地理区域,均不符合定义。D项中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96%的物种灭绝均符合定义中的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泛化:是指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应形成后,另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同样的条件反应。新刺激越近似于原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可以称为泛化现象的是_____。
A: 杯弓蛇影
B: 草木皆兵
C: 四面楚歌
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受过某种特定刺激”、“类似的刺激”、“诱发同样的条件反应”。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杯弓蛇影的含义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B项草木皆兵的含义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C项四面楚歌的含义是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从ABC都看不出原先受到过类似的刺激,只有选项D给予明确提示,曾被蛇咬过,所以见到类似的井绳时,误以为是蛇而害怕,属于泛化现象,为合适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