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我此刻记起《希腊罗马伟人传》作者普鲁塔克的一句名言—最显赫的业绩不一定总能表示人们的美德或恶行,而往往一桩小事,一句话或一个笑谈……更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性格的趋势。下列最能准确复述这句话意思的是_____。
A: 普鲁塔克的名言对我的影响很大
B: 有时大事还不如小事能体现人的性格
C: 只有小事能显示人物的性格和趋向
D: 显赫的业绩并不总能表现人的美德或恶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主旨概括题。材料说明了两点内容:一是“最显赫的业绩不一定总能表示人们的美德或恶行”,二是“小事更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性格的趋向”,并且通过“更”表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B准确地概括了这两方面的内容,而且体现了两方面内容的关系。A项“影响很大”不能体现出来;CD项都表述片面,是材料内容的其中一部分。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现代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造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少。今天大企业的管理者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报表来与自己的下级打交道,来获得信息和进行管理。这段话支持了这样的看法,即企业规模的日益增大_____。
A: 带来了一些更好的企业管理方法
B: 在企业中形成了一些不同的阶层
C: 造成企业管理者与工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紧张
D: 使管理者可以更客观地对被管理者的工作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主要说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由文中的“造成”、“直接联系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通过报表来与自己的下级打交道”可知,这里侧重于介绍消极影响,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了,与此相符的为C项,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侧重介绍企业规模增大的消极影响,A、D两项与原文相悖,故排除;B项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未提及“形成不同阶层”,也可排除。
3、单选题 怀旧是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怀旧之所以在经过岁月淘洗之后历久弥新,并非由于它本身具有多大的魅力,而是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沉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最符合这段文字内容的是_____
A: 怀旧是一种情感,具有一定的心理功效
B: 对过去事件的回忆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
C: 怀旧的对象是引起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事件
D: 怀旧的原因在于旧事对人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此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中含有转折词“而是”,所以重点在“而是”之后的“旧事能给回忆的人以深思的素材,使人们于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某种或剧烈或断裂的变动过程中,触发生活的感悟,或是从中汲取生活的动力”概括其意,说的就是文中开篇所说的“怀旧是成为人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的原因及其积极的影响。所以D正确。而A、B、C三个选项文中并未提及,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即使社会努力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制度,人们还是会在初次分配中形成收入差距。由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也要取得报酬,拥有资本的人还可以通过拥有资本来获取报酬,就更加拉大了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否则,就会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形成社会阶层的过度分化和冲突,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_____。
A: 收入均衡难以实现
B: 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
C: 分配差距源于制度
D: 收入分配体制必须改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句使用了表让步关系的“即使……还”提出存在着收入差距;接着用表因果关系的“由于”提出存在收入差距的原因,接下来用“所以”这一结论性引导词引出该文的主题句,即“所以当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后,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必须通过由国家主导的再分配过程来缩小初次分配中所形成的差距”来强调如何解决收入差距的问题句。因此本文就是在强调“再分配过程必不可少”,B正确。A、C、D项只是分配过程的一个体现,不是文段主要针对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去年下半年,由中国逻辑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对4种中央级报纸和24种省级报纸进行检查。经专家认定,平均每种报纸有错58处。这些错误有概念不清、判断失当、推理错误等,如说“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以为“三甲”就是“前三名”,将“没有根据的传言”称作“空穴来风”,以及“近500多人、减少了两倍、一直以来”之类的可笑说法层出不穷。这段文字主要说明_____。
A: 作者、编辑等人员的语文修养亟待提高
B: 必须高度重视语文与逻辑应用问题
C: 报刊语文与逻辑应用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来不及消化、整理、规范
D: 在语文与逻辑应用中要消灭由粗心造成的“硬伤”,减少常识性错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材料首句提出对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进行检查,随后具体列举了语文逻辑应用的各种问题,材料通篇为客观论述,旨在说明“必须高度重视语文与逻辑应用问题”,故B选项正确。文中没有谈及语文修养问题,只有谈及语文与逻辑语言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由于粗心造成的,也不是消化、整理、规范等问题,故A、C、D选项不选。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