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发生了若干起由于汽车本身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严重事故之后,某汽车公司开始针对导致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召回旗下部分系列的产品。鉴于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这种举措也许短时间内并不能重新赢回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赖,但亡羊补牢的措施总算没有使其遭到所有人的抛弃。由此可以推知_____。
A: 该公司旗下其他系列的产品不存在类似的质量问题
B: 亡羊补牢的措施终究会使消费者对该公司的信赖回升到原有水平
C: 消费者对该公司及其产品信赖,部分原因在于它能够较好地处理出现的问题
D: 该公司召回产品的目的是避免因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出现事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事件及其关系第一句强调汽车本身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严重事故,汽车公司召回旗下部分系列的产品,第二句说明这种举措短时间内不能重新赢回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赖,但总算没有使其遭到所有人的抛弃,三句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汽车严重事故招致品牌信任度下降,召回的举措使部分消费者没有对其丧失信心。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中其他系列的产品,题干没有提及,不能推出;B中亡羊补牢的措施终究会使消费者对该公司的信赖回升到原有水平,原文只说措施总算没有使其遭到所有人的抛弃,明显信赖没有回到原来的水平,至于最终怎样,在这里不能做出判断,B不能推出;D该公司召回产品的目的是避免因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出现事故同时挽回公司信誉,D不全面,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个队进行足球循环比赛,已知下列情况:队名比赛场数胜负平进球失球甲队210165乙队320120丙队202079丁队从以上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A: 乙队以2:0的比分战胜丙队
B: 乙队对丁队的比分是1:0
C: 丙队以7:8的比分输给了甲队
D: 乙队和丁队有可能踢成平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其他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乙队的战绩。由乙队共进2球,胜2场,平1场可知:乙队胜的两场都是1:0,平的一场是0:0。第二步:从突破口继续往下推导由突破口再结合图表可以推出:甲队与乙队是0:0,乙队与丙队是1:0。由丙队总共输了两场,且其失球数为9,可以知道丙队与另一对手比分为7:8。由于甲乙进球数都少于8,故丙队与丁队比分为7:8,再加上丙队总共就参加了两场比赛可以推出甲队与丙队未赛。由甲队与丙队未赛可推出甲队所有的进球都来自与丁队的比赛,所以甲队与丁队是6:5。又知乙队三场比赛均未输,且和甲队的比分为0:0,和丙队的比分是1:0,且其进球数为2,故乙队与丁队的比分是1:0。第三步:通过第二步中的推导,逐一判断选项A中乙队与丙队比分应该是1:0,因此A错;B中乙队与丁队的比分正是1:0,因此B正确,D错;C中甲队与丙队应该是未赛,因此C错。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由于一种新的电池技术装置的出现,手机在几分钟内充满电很快就会变成现实。这种新装置是一种超级电容器,它储存电流的方式是通过让带电离子聚集到多孔材料表面,而非像传统电池那样通过化学反应储存这些离子。因此这种超级电容器能在几分钟内储满电。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技术装置将会替代传统电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_____
A: 超级电容器能够储存大量电能,保证长时间正常运行
B: 超级电容器能循环使用数百万次,相比之下传统电池只能使用数千次
C: 超级电容器可嵌入汽车底盘为汽车提供动力,可更方便地进行无线充电
D: 超级电容器充电时所耗电能比传统电池少90%,但供电时间比后者长10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超级电容器这种技术装置将会替代传统电池。论据:这种超级电容器能在几分钟内储满电。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电池能够储存大量的电能,表明该技术不仅时间短同时电能丰富,能够加强题干结论;B项,超级电容器能循环使用数百万次,相比之下传统电池只能使用数千次,能够加强题干结论;C项,这种技术对于汽车的使用更加方便为无关项,不能支持题干结论;D项,超级电容器充电时所耗电能比传统电池少90%,但供电时间比后者长10倍,能够加强题干结论。本题要求选择最不能支持的。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加强题型
4、单选题 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丙都是肇事者。由此推出_____。
A: 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 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 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 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关联词推导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1):甲是∧乙是⇒丙不是。(2):丁是⇒乙是。(3):甲是∧丙是。第二步:从事实信息开始推导,并得到结论。(3)是事实信息,所以丙是肇事者,且甲是肇事者。"丙是肇事者"否定了(1)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1)的前件的结论,即甲和乙不能都是肇事者。又因为"甲是肇事者",所以乙不是肇事者。"乙不是肇事者"否定了(2)的后件可以得到否定(2)的前件的结论,即丁不是肇事者。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充分必要条件逆否规则
5、单选题 某国际小组对从已灭绝的一种恐鸟骨骼化石中提取的D.NA.进行遗传物质衰变速率分析发现,虽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万年,但30个或者更多碱基对序列在确定条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约15.8万年。某位科学家据此认为,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等类似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故事不可能发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该科学家的观点:_____
A: 《侏罗纪公园》虽然是一部科幻电影,但也要有事实依据
B: 上述研究的化石样本可能受到人类D.NA.的"污染"
C: 环境因素会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衰变速率
D: 恐鸟与恐龙的碱基对序列排列顺序不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等类似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故事不可能发生。论据:虽然短D.NA.片段可能存在100万年,但30个或者更多碱基对序列在确定条件下的半衰期只有大约15.8万年。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转移论题,与题干论证无关;B项,可以质疑,但力度较弱;C项,环境因素会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衰变速率,意味着恐鸟的半衰期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15.8万年,但是环境因素可能使得半衰期更长,意味着利用古代D.NA.再造恐龙是有可能的,能够反驳论点;D项,只说明恐龙和恐鸟碱基对序列不同,没有表明因为碱基对序列的不同能延长衰变,所以不能质疑题干结论。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削弱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