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世上的书分两种: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读万卷书”说明是读有字的书;“行万里路”呢,说的也是读书,但读的是无字的书。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念,即:_____
A: 人生这条路要走好,就要读万卷书
B: 写文章要有两个基础,一是博览群书,一是游遍名山
C: 既要学好理论,又要加强实践
D: 用理论指导实践,避免盲目的实践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选项A是片面的,文段涉及“读万卷书”和“行千里路”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对于人生同等重要,而A只是突出一方面的重要性,是片面的。文段并没有提到写文章的内容,所以,排除B。文段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放在一个同等的地位上,并没有谁指导谁的问题,所以,D排除。故本题选C。
2、单选题 “情趣”的“趣”字初一看,说的是兴趣爱好。然而,《列子.汤问》云:“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说的是古人奏乐,每奏一个曲子,都要将内心志趣体现出来。古人又说:“但使琴中曲趣,何劳弦上声。”显然,这“趣”字就是志趣、情志。“志”与“趣”本可以互联一起。有什么样的情志,就有什么样的情趣。《辞海》里说,趣者取也,即有取舍的意思包含其中。还有“趋向和舍弃,进取和退止”的意思。人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物欲世界,一个是意义的世界。情趣,也就是怀一个以人为本的心“情”,“趣”(取)一个和谐世界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人的健康情趣从哪里来
B: 低落的意志当然也就养成低浊的情趣
C: 人的健康情趣,也是一种价值的取舍
D: 志当存高远,高远的意志培植高洁的情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是隐含主旨的意图推断题。通过分析可知材料分总关系,主旨句为最后一句“情趣是怀着一个以人为本的心“情”,“趣”一个和谐世界”。材料先通过引用古人的话得出“有什么样的情志,就有什么样的情趣”,说明情趣是可以由自己的“情志”决定的;又根据《辞海》对“趣”的解释表明,情趣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追求和志向做“取舍”的;再由主旨句可以看出材料重点讲的是对情趣的“取”。所以引申可以得知人的健康情趣是一种价值的取舍,所以正确答案为C。A选项不是材料主要意思;B、D选项是对C选项的支持,均不选。
3、单选题 一天,一个农民的驴子掉到枯井里,那可怜的驴子在井里凄凉地惨叫了几个钟头,农民亦急得团团转,就是毫无办法把它救起来,最后,他断然认定:驴子已老了,这口枯井也该填起来,不值得花精力去救驴子。他请来所有邻居帮他填井。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驴子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恐慌地大哭,不一会儿,居然安静下来。人们忍不住往井里看,奇迹发生了。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它都作了出人意料的处理:迅速抖落一身尘土,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然自己把自己升了起来,到了井口,它纵身一跳,平安地跑开了,在场的人均惊诧不已。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
A: 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B: 换一种思维常常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C: 冷静思考是克服困难的首要条件
D: 求人不如求己,很多时候,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救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故事中驴子把砸到背上的尘土迅速地抖落下来,并狠狠地踩紧,如此反复,最后成功地从枯井中跑了出来。其实人生中的困难、挫折也如驴子身上的尘土一样,不迅速抖落、踩在脚下,就会被其掩埋。只有把困难踩在脚下,才能够通往成功。换而言之,人生中的每一个困难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4、单选题 我此刻记起《希腊罗马伟人传》作者普鲁塔克的一句名言—最显赫的业绩不一定总能表示人们的美德或恶行,而玩玩一桩小事,一句话或一个笑谈……更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性格的趋势。下列最能准确复述这句话意思的是_____。
A: 普鲁塔克的名言对我的影响很大
B: 有时大事还不如小事能体现人的性格
C: 只有小事能显示人物的性格和趋向
D: 显赫的业绩并不总能表现人的美德或恶行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 解析:材料说明了两点内容:1.“最显赫的业绩不一定总能表示人们的美德或恶行。”2.“往往一桩小事,一句话或一个笑谈……更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性格的趋向。”并对这两点内容进行了比较,只有B准确地概括了这两方面的内容,而且体现了两方面内容的关系。
5、单选题 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开展新的经营活动。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_____
A: 我们要了解 “凡勃伦效应”。
B: 什么是“凡勃伦效应”。
C: 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凡勃伦效应”。
D: 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凡勃伦效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B这是一道简单的题目,这段文字几乎使用了全部的篇幅来讲述什么是“凡勃伦效应”,所以,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内容明显是B选项。A选项超出了本段文字的内容,C选项是一个错误命题,“凡勃伦效应”不是一个经济现象,D选项则明显不是全文谈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