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者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偶然防卫的一项是_____。
A: 甲与乙积怨很深,某日发生冲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枪打算去杀乙,两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开枪杀死了乙,但开枪时不知乙的右手已抓住口袋中的手枪正准备对其射击
B: 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恨的目的杀甲,结果保护了乙的生命
C: 甲与乙醉酒后发生激烈冲突,两人相互厮打至马路上,正当甲要捡起路边砖头击打乙时,围观群众中有人喊"警察来啦",甲受惊吓不慎跌落路边河沟溺水身亡,乙安全无事
D: 甲身穿警服带着电警棍,冒充警察去"抓赌",甲抓住乙搜身时,乙将甲打伤后逃离,甲未能得手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定义的关键词有“客观上被害人正在或者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甲的行为符合“客观上进行不法侵害”,乙“主观上没有认识到”,符合题干定义。B项“甲正准备枪杀乙时”体现了“客观上进行不法侵害”,“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杀乙”体现了“主观上没有认识到”,“保护了乙的生命”说明“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C项甲受惊跌落水中身亡,不是乙出于非法侵害为目的而实施的行为,不符合定义。D项“甲抓住乙搜身时”体现了客观上不法侵害,而“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符合题干定义。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传统逻辑把排中律当作事物的基本规律之一,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排中律也是思维的规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即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据此定义,以下违反排中律的一项是_____。
A: 小陆踢完足球回到宿舍,小陈问他:“赢了吗?”小陆说:“没有。”小陈问:“那么,输了?”小陆说:“也没有。”
B: 小周在回答招聘单位面试问题时说:“我的专业不是社会学,也不是教育学。”
C: 甲、乙二人下完棋后,一位观棋者笑着说:“看来你俩是谁也赢不了谁”。
D: 这场战争,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排中律作为事物的基本规律之一,强调“任一事物”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没有其他可能”,也就是说,事物只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可能性;排中律作为思维的规律,强调“一个命题”“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足球比赛的结果存在输、赢、和局三种可能,所以小陆回答小陈,既没有赢,也没有输;B项,小周的专业除了社会学和教育学之外,还存在许多种可能性;C项,棋局的结果和足球赛一样,也存在输、赢、和局三种可能性。A、B、C三项都存在两种以上的可能性,因此跟排中律无关。D项,战争的性质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两种可能性,题干说“既不能说它是正义的,也不能说它是非正义的”,违反了排中律。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食品污染物指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而是在生产,制造,加工,调制,处理,填充,包装,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带入食品中,或是由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食品污染物的是_____。
A: “三鹿奶粉”事件中“问题奶粉”含有三聚氰胺成分
B: 对肉质进行嫩化改良而使用的水瓜蛋白酶成分
C: 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入增多剂而产生的铝成分
D: 食品腌制中,使用的添加剂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定义的关键短语有“不是有意”、“由于环境污染”。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三聚氰胺”,B项“木瓜蛋白酶”,C项“增多剂”都是有意加入的,不符合定义。D项“亚硝酸盐”是无意中加入的,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选D。
4、单选题 半导体是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按这个定义,下面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某种溶液的导电性能不如金属,又不是绝缘体,所以,这种溶液是半导体
B: 汞的导电性能大大小于铝、铜、铁等金属材料,所以汞是半导体物质
C: 干燥的木块不导电,将木块弄潮湿后开始导电,但导电性能远不如铝、铜、等金属材料。有人说,“潮湿将木块由绝缘体变为半导体”的说法是错误的
D: 在纯结晶状态的硅中掺入某些元素原子后,会由不导电变为导电。但它在某一个方向导电比另一个方向容易些,而且导电能力受电压等外界因素影响大。这些导电性能不如金属,所以,硅是半导体物质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C和D中的说法均符合定义中的关键词“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因此都正确。B中只说汞的导电性小于很多金属材料,没有和绝缘体的导电性比较,就由此判断汞是半导体物质,不符合定义关键词“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所以B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范畴的是_____。
A: 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
B: 运动员在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难训练时,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等症状
C: 某职工产生对上级的不满情绪,在家中对亲人发泄出来
D: 某人因身体发育有缺陷而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面临挫折或冲突”、“内部心理活动”、“恢复心理平衡”。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考试不及格说是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属于寻找外部原因,不符合“内部心理活动”;B选项“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难训练”符合“面临挫折或冲突”,“产生头痛、手足麻木”符合“内部心理活动”、“恢复心理平衡”;C选项“对上级不满”符合面临冲突,“在家中对亲人发泄”是想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符合“内部心理活动”、“恢复心理平衡”;D选项“身体发育有缺陷”符合“面临挫折或冲突”,“努力学习,以卓越成绩赢得别人尊重”符合“内部心理活动”、“恢复心理平衡”。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