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是_____。
A: 行政处罚通常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有权行政主体管辖
B: 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进行监督主要是采用抗诉的方式
C: 行政机关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后,应说明作出决定的法律依据
D: 行政机关发现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的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行政法解析行政机关应该在作出影响相对方权利义务决定之前,说明法律依据,并非之后。C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下列遗嘱应该有两名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的是_____。
A: 公证遗嘱、代书遗嘱
B: 公证遗嘱、录音遗嘱
C: 自书遗嘱、口头遗嘱
D: 代书遗嘱、录音遗嘱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民法 解析《继承法》第十七条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D。
3、单选题 某省人民政府和规章与国务院某一部门的规章不一致,按照法律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由国务院裁决
B: 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
C: 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裁决
D: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违法的规章予以撤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宪法解析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六条: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本题属于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情形,应由国务院裁决,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下列哪项中的民俗均与端午节有关?_____
A: 剪窗花、踏青、燃放灯火、放风筝
B: 饮菊花酒、赏月、插茱萸、猜灯谜
C: 赏菊花、放孔明灯、插柳、贴春联
D: 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B体现的是重阳节的民俗,AC体现不出是什么民俗,D项体现的是端午节的民俗,故本题选D。本题相关知识点: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5、单选题 下列行为侵犯到他人知识产权的是_____。
A: 甲模仿某知名作家的写作风格创作小说并以该作家名字公开发表
B: 甲因无法分辨真假销售某高仿皮具,但未给商标权利人造成损失
C: 甲开发“A之C”游戏并公开销售,但“AC”商标的权利人是乙
D: 甲申请注册“AC”琴行,“AC”二字与某知名电脑商标完全重合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经济法 解析B项:《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甲销售高仿皮具,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法》第56条第3款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甲无法分辨真假,且未给商标权利人造成损失,仅仅表明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构成侵权,甲应当停止销售。A项:甲侵犯的是知名作家的姓名权,并不构成侵犯著作权。《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该题中,甲擅自使用知名作家的姓名,构成对其姓名权的侵害。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的原因如下:首先,该作品是甲创作的,甲应当享有著作权;其次,《著作权法》第9条规定的署名权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侵犯署名权的表现应该是该知名作家创作了某一作品,但甲冒认该作品并在作品上署自己的名,而本题的情况刚好相反,是甲创作了作品却冒知名作家的名。综上,甲侵犯的只是民事上的姓名权,不构成侵犯作家的署名权,即没有侵犯到知名作家的知识产权。C项:《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该题中,“A之C”与“AC”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该“A之C”属于游戏名称,而“AC”商标并未明确是使用于哪一种商品上,因为无法判断“A之C”与“AC”是否足以发生混淆,因而不构成侵权。D项:甲申请注册“AC”琴行,“AC”二字与某知名电脑商标完全重合,足以使人产生混淆,但该题中甲仅仅是“申请注册”,因而并未实质侵犯知名电脑商标持有人的权利。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