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下列属于西部地区的是_____。
A: 山西、云南
B: 青海、江西
C: 内蒙古、广西
D: 四川、湖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国情社情解析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十二个省、市和自治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_____。
A: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强度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强度大
B: 铜导线的电阻小,所以消耗的电能少,电炉丝的电阻大,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热得发红
C: 铜导丝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
D: 铜导线比电阻丝传热快,所以不怎么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能源与材料科技解析由于铜导线电阻小,电炉丝电阻大,所以会出现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起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的现象。故选B。
3、单选题 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属于下列哪一种现象?_____
A: 汽化
B: 升华
C: 凝化
D: 液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生活常识 解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注意:“白气”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下面所列举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降低温度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如烧开水冒白气、冬天呼白气、冬天湖面上冒白气,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相关知识点:1、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2、升华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3、凝华指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高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
4、单选题 在公文写作中,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从10增加到50,可以说“增加了4倍”
B: 从100增加到500,可以说“增加到4倍”
C: 从10减少到1可以说“减少了9/10”
D: 从100减少到10,可以说“减少到1/1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公文写作解析“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增加了是指单纯的比原来扩大了多少,增多了多少;而增加到是批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增多到原来的多少。联系:增加了,是扩大、增多了的意思。而增加到则是扩大、增多到什么程度的意思。从字面的理解来看,两者都具有比原来扩大、增多了。本题B项从100增加到500,可以说“增加了4倍”,不可以说“增加到4倍”,因此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_____。
A: 拥护和继承毛泽东思想
B: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C: 维护和学习毛泽东思想
D: 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毛泽东思想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