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称,微博问政也存在无序发展的问题,认为群众通过个人微博举报一方面容易打草惊蛇,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带来一些问题,林教授说,我还是赞同公众通过正常渠道反应官员腐败问题,对林教授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_____。
A: 微博反腐因网络暴力而失序
B: 微博不是反腐的首选途径
C: 微博反腐弊大于利
D: 微博反腐安全成本高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B 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据林教授的观点“我还是赞同公众通过正常渠道反应官员腐败问题”可知,林教授不赞成将微博反腐作为反腐的第一渠道。A项“因网络暴力”从文段中无从推知,文段仅提到“微博问政存在失序的问题”。C项错在“弊大于利”无从推知。D项“安全成本高”说法不准确,文中没有涉及安全成本高低的比较。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细节判断题
2、单选题 周庄旅游收入已连续多年超亿元大关。在苏南,与周庄媲美的文化古镇虽不在少数,但旅游收入却只能望周庄而兴叹。当地的一位老人说,上世纪70年代陈逸飞画了这里的双桥,此画在美国展出时获奖并被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资收藏。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哈默将此画赠给他,并说这是中国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如今,游览江南古镇,周庄已成为首选。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_____。
A: 文化传播可以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契机
B: 旅游是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C: 文化交流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
D: 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根据材料可知周庄旅游收入非常高,原因就在于陈逸飞的画作为一个契机将周庄介绍给中国和世界。这就体现了文化传播对推动城镇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A项正确。B项表述有所偏差,根据材料,旅游并不是城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而是文化传播与交流;C项表述也有所偏差,其中“国际交流”这一概括过大,在材料中并没有提及;D项和A项比较而言,D项仅仅提到了文化,而A项提到了“文化传播”。而材料中陈述陈逸飞的画由中国流入国外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因此最恰当的一项应该是A项。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我们可以把一年中的日子分成两个部分:工作和休息。所有人都希望工作时间短,休息时间长,还是莎士比亚深谙忙与闲的道理,他借剧中人物之口说道:“如果终年都是游乐的假日,嬉戏将和工作一样厌烦,正因为假日难得,_________。”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_____
A: 人们才会如此高兴
B: 人们才会感到度假是自己的权利
C: 人们才会感到人生的快乐
D: 人们才会如此的期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排序衔接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语境协调,具体表现在话题一致。由“所有人都希望工作时间短,休息时间长”可见人们对于休息是充满期盼的,这是因为现实中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这正与莎士比亚的话一致。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推断类>排序衔接类>语句衔接
4、单选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保护和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生存而不被别的国家和民族所同化。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越尊重传统文化,越能更好的开放。传统文化的根扎得越深,吸收外国文化的能力就越强。与上文表达的意义不符合的选项是_____。
A: 重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
B: 重视传统文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文化的独立性
C: 重视传统文化才能强化文化的同化能力
D: 重视传统文化就能够更好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阅读可知,文段强调重视传统文化才能生存而不被别的国家和民族所同化,才能更好的开放,才能更好地吸收外国的文化。由此可见A、B、D选项是符合文意的,而C选项观点与文段表达观点相反,重视传统文化为的是不被别的国家和民族同化,而不是强大文化的同化能力。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在当今国际体系中,民族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体,需要塑造新的认同,而非以旧瓶装新酒,倡导什么温和、理性和开放的“新民族主义”,而应该超越民族主义本身。在当今以主权国家而非民族国家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元时,应该以爱国主义代替民族主义,为国家自豪,为未来鼓舞。这段文字的观点是_____
A: 国际体系中的民族国家越来越多
B: 爱国主义是对民族主义的一种超越
C: 主权国家将在国际社会中取代民族国家
D: 国际体系应该向温和、理性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材料中首句是说,在“民族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中,需要塑造新的文化认同,超越民族主义本身。第二句中语意加深,进一步提出,要用爱国主义来代替民族主义,可见爱国主义是对民族主义的一种超越,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A与“在当今以主权国家而非民族国家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元时”不符,主权国家代替民族国家成为了基本单位,可见民族国家不会越来越多。选项C断章取义,主权国家取代民族国家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并不代表可以取代民族国家。D选项与文章“而非以旧瓶装新酒,倡导什么温和、理性和开放的‘新民族主义’”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