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远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后,可使生物细胞产生共振效应,可将远红外热能传递到人体皮下较深的部分,以下深层温度上升,产生的温热由内向外散发。这种作用强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调节精神的异常兴奋状态。从上段文字可以推出_____。
A: 远红外线可使生物细胞温度上升
B: 远红外线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
C: 远红外线能使人精神亢奋
D: 远红外线能量较高可以治疗疾病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A项说法与题干有异,不是正确的表述;B项是对题干的一种顺承,是可以由题干推出来的;C项偷换概念,不能由原文推出;D项的能量较高没有依据,不能推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热天可能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_____。
A: 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
B: 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做出一定的解释
C: 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
D: 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题干说明热天可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根据题干”热天可能会使人烦躁不安“可知,前提假设为或然性的,得出的结论也应是或然性的结论。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不符合题干推断,题干强调的是热天可能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不代表”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B项根据第二步判断可知,符合题干推断。C项根据题干”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不一定能推出”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D项”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与题干”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相矛盾,不能由题干直接推断出。确定性结论,题干前提假设条件为或然性的,因此确定性结论不必然可以推出。因此答案为B。
3、单选题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美元到3000美元的过渡期,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足,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不适应。如果下面各项内容是真,不能加强上述论述的选项是_____。
A: 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人数约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74432万人的21.96%、14.22%和16.64%
B: 2004年,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C: 2004年,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GDP的比重,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6%,而我国为1.9%
D: 2004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54.9%,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5.1%;中央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27.8%,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72.2%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与论据上述论述的论点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足,没有论据。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由于本题没有论据,一次需加强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B、C均可以得出题干结论。D项所论述的是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构成,与原题中的论述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标签加强论点
4、单选题 去年某商品的销售量与前年相比减少一半,市场营销部门调查发现,去年与前年的最大不同是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20%。下列最可能有效解决商品销售量下滑问题的措施是_____。
A: 利用多种媒体加强广告宣传
B: 为该商品增加更多的使用功能
C: 根据实际情况,商品价格实行季节浮动价
D: 给购买该商品的顾客附赠一个小礼品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你没有回答这道题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的主要信息题干显示去年与前年某商品的价格上涨了20%,但是去年该商品的销售量与前年相比减少一半。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由题干中去年和前年“最大不同”在于价格上涨可知,解决措施应与价格下调有关。A中的广告宣传、B中的增加功能、D中的小礼品均不能使该商品的价格下调,因此不能解决销售下滑问题,A、B、D错误。C中“商品价格实行季节浮动价”能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拉动销售量,C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个人只会英、法、德、汉四种语言中的两种。没有一种语言大家都会,但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另外,甲不会法语,但当乙与丙交流时需要他当翻译。乙会汉语,丁虽然不懂但他们能交流。没有一种语言甲乙丙三人都会。没有人既懂德语又懂汉语。据此可以推知,三个人都会的语言是:_____
A: 英语
B: 法语
C: 德语
D: 汉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