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老鼠们在一起开会,商讨怎样才能不被猫抓住。其中一只老鼠提议,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全体老鼠欢声雷动:“这个主意太好了!”但当有鼠问,怎样才能将铃铛挂到猫的脖子上时,刹那间全体老鼠鸦雀无声。这个故事所包含的道理不包括: _____
A: 有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
B: 敢想敢做,梦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C: 没有方法对应的想法,是没有价值的
D: 想法要切合实际,否则就是空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法要切合实际,很多时候方法比想法更重要,因为没有对应的操作方法的所谓想法,注定只是空想。A.C.D的表述均可从这个寓言中得出,B项强调要“敢想敢做”,显然与故事意思相悖。本题的答案为B。
2、单选题 孔子为什么会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教义都是来自人们实际生活的直接记录,而不是形而上的预设或超自然的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是一种实用的本能行为哲学。儒学的本质,是通过对日常行为的教化,在当下可能的条件下提升个人价值。对以上文段最准确的概括是_____。
A: 儒学本质中所包含的务实精神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B: 根植于实际生活的本能行为哲学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C: 孔子作为儒学思想的代表在历史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D: 儒学的本质是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升个人价值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 文段第一句提出设问,接着解释了孔子的教义正是因为能与实际相结合,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后两句指出儒学对于实践的重视正是其本质的重要体现。所以整个文段的主要意思是,儒学本质中包含的务实精神是促使其经久不衰的原因。A项正确。文段并没有提到孔子思想的精髓,B项错误。文段谈论的主体不是孔子,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思想,C项错误。D项是对文段最后一句的简单复述,不能代表文段的主要意思,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3、单选题 下面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_____。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趋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现象。
A: 公路的发展造成了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变
B: 公路越发展,对动物越不利
C: 公路发展的程度不同,动物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D: 公路的发展应考虑对动物的影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主要谈了无所不在的公路对大型动物种群和较小动物种群的影响,即公路发展造成了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变,A项正确。B、C项说得太绝对;D项没有把握重点,文段谈论的是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是_____。
A: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 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 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 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整段材料构成“陈述铺垫——提出论点——补充说明”的分——总——分的结构。总的部分是材料的主旨,即“所谓从众……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放弃意见”是自愿接受,“违背意见”是被迫服从,故材料的论点是“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正确答案为D。A项的“个性”、B项的“信任”、C项的“消极的效应”材料均未提及。
5、单选题 所谓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全面租赁制,是指国家作为全部土地产权的所有者,通过协议将这些土地的使用权租给各自独立的农业商品生产者进行经营并由承租者向国家缴纳定量租金的一种土地经营方式。据此可知,如果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全面租赁制,则_____。
A: 土地将归农业商品生产者所有
B: 农民将成为各自独立的农业商品经营者
C: 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有分有合
D: 土地的经营方式将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地的所有者是国家,而土地国有化前提下的全面租赁制是把土地的使用权租给生产者,可见土地的经营方式将发生变化,D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只给生产者使用权;根据材料农民的身份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B错误;C项“有分有合”与材料中“全面租赁制”相冲突。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