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逻辑判断(加强题型)》(2020年最新版)高频试题巩固(六)
2020-12-11 01:26:27 【

1、单选题  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_____
A: 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B: 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C: 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
D: 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的论点是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论据是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题干中的实验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求除了服用阿司匹林和没有服用阿司匹林这个条件不同以外,两个实验组在实验前有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状态。A中“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符合实验前实验者有相当的实验状态,从而验证了阿司匹林对眼角皮肤的作用,进而能得出“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药物”的结论,A支持了结论。B中“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也是为了使两个实验组在实验前有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状态,B支持了结论。但是实验人数相等不是本次实验中必须要相同的实验状态,B的加强程度不及A。C中“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与题干中实验的变量不符。题干中实验的变量是“用阿司匹林和不用阿司匹林”,而非“大量用阿司匹林和不用阿司匹林”,C不能支持结论。D中“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和题干的内容无关,D不能支持结论。故正确答案为A。标签类比加强



2、单选题  所有居住在某市的人在到达65岁以后都有权得到一张卡,保障他们对该市的大多数公共交通服务享有折扣。1990年的人口普查记录显示,该市有2450名居民那一年到了64岁,然而在1991年的时候,有超过3000人申请并合理地得到了折扣卡。因此,显而易见,1990年至1991年间该市的人口增长肯定部分来源于六十多岁的人向该市的移民。上面论述所基于的假设是_____。
A: 该市1990年的人口普查记录有问题
B: 该市的人口总规模在1990年期间增长不止500人
C: 1991年申请并得到折扣卡的人在那一年是第一次有权申请该卡
D: 1991年移居该市的65岁或以上的人中,没有人没有申请过折扣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1990年至1991年间该市的人口增长肯定部分来源于六十多岁的人向该市的移民,论据是1991年时申请并合理地得到了折扣卡的人数超过1990年时预计的人数。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论点强调人口增长人数,论据强调申请并合理地得到了折扣卡的人数,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C即在人口增长人数和申请并合理地得到了折扣卡的人数之间搭桥,1991年申请并得到折扣卡的人在那一年是第一次有权申请该卡,意味着不可能还有65岁以上各个年龄的人在1991年领卡,那么多出的领卡人就不是本市的人,只能是移民。AB均与申请并合理地得到了折扣卡的人数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D直接肯定了结论,直接说的是移民,不可能是前提假设,并且D选项不能说明多出来的人一定是移民,也有可能人口的增长来源于本市65岁以上各个年龄的人在1991年领卡,故正确答案为C。标签加强论证



3、单选题  某国连续四年的统计表明,在夏令时改变的时间里,比其他时间的车祸高4%。这些统计结果说明时间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某国司机的注意力。得到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_____。
A: 该国的司机和其他国家的司机有相同的驾驶习惯
B: 被观察到的事故率的增加,几乎都是归因于小事故数量的增加
C: 关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研究,至少需要五年的观察
D: 没有其他的诸如学校假期和和节假日导致车祸增加的原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的论点是“时间的改变严重影响了某国司机的注意力”。论据是“连续四年的统计表明,在夏令时改变的时间里,比其他时间的车祸高4%”。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说“其他国家司机有相同的驾驶习惯”,而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其他国家司机”,A是无关项。B中“被观察到的事故率的增加,几乎都是归因于小事故数量的增加”说明车祸率高的原因是因为观察了小事故而非因为“时间的改变”,这是对论证的削弱,B错误。C中“至少需要五年的观察”说明论据的证明力不足,这是对论据的削弱,C错误。D中“没有其他的诸如学校假期和和节假日导致车祸增加的原因”说明车祸率高不是因为“其他假期、节假日等因素”,而是因为“时间的改变”,是加强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事实表明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仅在1986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4.6万人死亡,而从1990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率仅为77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率也略高一点。如果上述论述是准确的,知道下面的哪一项对于评价该论据的说服力最重要?_____
A: 多次乘飞机旅行的经验是否会减轻对坐飞机的恐惧
B: 有多少人报告说对乘坐飞机的恐惧如此强烈以致他们无法乘坐飞机
C: 自1980年以来通过高速公路旅行的人次和乘坐飞机旅行的人数各是多少
D: 自1980年以来,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率比大的国内航空公司的事故率高出多少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论据是用绝对数说明飞机旅行事故造成死亡人数比高速公路事故少。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题干是说搭乘航班很安全,没有必要担心,并举出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一问题。但举出的数字都是绝对数字,并没有告诉我们死于地面交通和空难的人数分别占到加入地面交通和加入航运的人数的比例。如果死于空难的人数比例比死于地面交通事故的人数比例小,那么题干的论点就能成立;反之,就不能成立。因此,C项对评价该题最为重要;A中飞机旅行的经验和B中的报告均与本题无关,属于无关选项;D中事故率与死亡人数无明显关系,因此也是无关选项。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有的地质学家认为,如果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能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的话,那么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因此要乘上一万倍。如果地质学家的这一观点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使未来的石油消耗量加速增长,我们至少可以再满足5个世纪整个世界石油的需求。为得出上述结论,必须假设下面哪一项成立?_____
A: 人们有可能在未开发地区发现石油
B: 地球上未勘探地区的总面积是已勘探地区的约一万倍
C: 未来的石油消耗量不会迅速增长
D: 未开发地区的石油储藏能量和已勘探地区一样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开采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第一句: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乘上一万倍,第二句:地质学家的观点成立⇒即使未来的石油消耗量加速增长,我们至少可以再满足5个世纪整个世界石油的需求。第二步:根据第一步关系分析所需条件已知:地球的未勘探地区中单位面积的平均石油储藏量和已勘探地区一样⇒目前关于地下未开采的能源含量的正确估计乘上一万倍结论:即使未来的石油消耗量加速增长,我们至少可以再满足5个世纪整个世界石油的需求要想由已知得到结论,有一个条件必须满足,即地球上未勘探地区中储藏的石油事实上可以和已勘探地区一样被勘测和开采出来。第三步:逐一分析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确A、B和C项中的假设都不是必要的,因此不一定成立;D项正是对第二步推出所需条件的总结,因此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标签充分必要条件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数学运算综..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