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过度工作和压力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眠症。现在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有压力。尽管医生反复提出警告,但大多数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周工作仍然超过六十小时,而其它工作人员每周仅工作四十小时。只有每周工作超过五十小时的员工才能得到一定的奖金。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些结论_____。
A: 许多公司员工的大部分奖金给了管理人员
B: 公司管理人员比任何别的员工更容易患失眠症
C: 大多数得到一定奖金的公司管理人员患有失眠症
D: 没有每周仅仅工作四十小时的公司管理人员患有失眠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题干主要说的是过度工作和压力与失眠症及奖金的关系。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多数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其他工作人员每周工作40小时,拿奖金的条件是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故其他工作人员拿不到奖金,奖金都给了管理人员,A项错误;B项过度工作和压力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失眠症,现在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有压力,且管理人员大多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属于过度工作,故公司管理人员比任何别的员工更容易患失眠症,B项正确;C项从题干只能得知大多数管理人员容易患失眠症,不是已经患了失眠症,C项错误;题干只说过度工作易患失眠症,但正常工作是否患失眠症不可知,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某画家从来不在其作品上标注日期,其作品的时间顺序现在才开始在评论文献中形成轮廓。最近将该画家的一幅自画像的时间定位为1930年一定是错误的,1930年时该画家已经63岁了,然而画中的年轻、黑发的男子显然是画家本人,但却绝不是63岁的男子。上面结论所依据的假设是_____。
A: 画家画过几幅显示他60岁以后的样子的自画像
B: 画家在63岁时,不可能在画中将自己画成年轻时的样子
C: 在该画家远未到60岁以前,他没画过明确标注日期的自画像
D: 通过不给其作品标注日期,画家试图使针对其作品的评论抛开时间因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画家的一幅自画像的时间定位为1930年一定是错误的,论据是1930年时该画家已经63岁了,然而画中的年轻、黑发的男子显然是画家本人,但却绝不是63岁的男子。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论点强调作画的时间,论据强调画家的年龄,所以论点与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在论点和论据间搭桥。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B即在作画的时间和年龄间搭桥,说明画家不可能在63岁时将自己画成年轻时的样子,是答案;A与作画时间无直接关系,并且题干中说的是年轻时候的画像,属无关选项;BD都是在说作者对其作品标注日期的问题,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加强论证
3、单选题 只要前提正确且逻辑推理结构有效,则结论必然正确。根据以上判断,以下可能出现的情况是_____。Ⅰ.结论正确且前提正确,但逻辑结构是无效的Ⅱ.逻辑推理结构有效且结论正确,但前提是错误的Ⅲ.前提错误且逻辑结构无效,但结论正确Ⅳ.前提错误且逻辑结构无效,结论也是错误的
A: Ⅰ、Ⅱ、Ⅲ、Ⅳ
B: 仅Ⅰ、Ⅳ
C: 仅Ⅰ、Ⅱ、Ⅳ
D: 仅Ⅰ、Ⅲ、Ⅳ
E: 仅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统计全站数据:本题共被作答667次,正确率为22.64%,易错项为E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前提正确∧逻辑结构有效⇒结论正确。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确。利用逆否规则Ⅰ结论正确∧前提正确∧逻辑结构无效,"结论正确"属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故Ⅰ项有可能出现;Ⅱ逻辑结构有效∧结论正确∧前提错误,"结论正确"属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故Ⅱ项有可能出现;Ⅲ前提错误∧逻辑结构无效∧结论正确,"结论正确"属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故Ⅲ项有可能出现;Ⅳ项前提错误∧逻辑结构无效∧结论错误,"前提错误"属否前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故Ⅳ项有可能出现。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关联词推导标签充分必要条件逆否规则
4、单选题 某国人口总量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预计到2100年,该国人口总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到目前为目该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2.07个)。因此有人认为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_____
A: 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
B: 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该国儿童人口总数会比现在低很多
C: 如果该国政府出台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数量
D: 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缓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据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后,仍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论点是该国政府实施的鼓励生育的政策没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看不出效果"即不知道是否有效果,并不能说明鼓励生育的政策一定能起到作用,削弱程度有限;B项如果"没有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儿童人口总数会比现在低很多",可以得出政策的出台起到了增加人口的效果,从而削弱了论点;C项直接加强了题干论点;D项人口总数缓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与题干"政策出台"无关,属于无关项。因此答案为B。
5、单选题 某公司招聘总经理秘书,程蔷、朱莉、李萍、薛芳四人前去应聘。该公司规定的录用条件是:①有硕士研究生学历。②英语口语会话熟练。③有两年以上文秘工作经验。现在已知: (1)程蔷和朱莉两人中有一人只上过本科 (2)朱莉和薛芳的最后学历相同 (3)李萍和薛芳英语会话能力相仿 (4)每个人至少符合一个条件,有三人符合条件①,二人符合条件②,一人符合条件③经考核,四人中有一人符合要求被录用。这个人是_____。
A: 程蔷
B: 朱莉
C: 李萍
D: 薛芳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排列组合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录用条件:①有硕士研究生学历∧②英语口语会话熟练∧③有两年以上文秘工作经验第二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信息量最大对象,即朱莉和薛芳。由(2)可知,朱莉和薛芳要么都符合条件①,要么都不符合,由于有三个人符合条件①,所以朱莉和薛芳只能是都符合条件①;再由(1)可知,程蔷不符合条件①。要被录用需满足三个条件,程蔷不符合条件①,可推出程蔷不可能被录用。第三步:结合题干的其他信息继续推导由于只有一个人符合条件③,这个人不可能是已被排除的程蔷,又由于每个人至少符合一个条件,因此程蔷必须符合条件②。由(3)可知,李萍和薛芳要么都符合条件②,要么都不符合;由于只有两个人符合条件②,已知程蔷符合,因此李萍和薛芳均不符合,剩下朱莉符合条件。第四步:整理推论,判断正确答案有上述推论可得出:程蔷:(—①有硕士研究生学历)∧②英语口语会话熟练∧③有两年以上文秘工作经验李萍:①有硕士研究生学历∧(—②英语口语会话熟练)∧③有两年以上文秘工作经验薛芳:①有硕士研究生学历∧(—②英语口语会话熟练)∧③有两年以上文秘工作经验由于程蔷、李萍、薛芳均有一项不符合录用条件,可知被录用的人为朱莉。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