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博弈思维是指这样的思维方式,由于我们的目标取决于自己和他人的策略选择,要使用理性分析力,分析各种可能的备选策略及其组合下的各种可能后果和实现这些后果的可能性,从而选择使我们收益最大的策略。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对博弈思维的理解不准确的是_____。
A: 博弈思维的出发点是“谋事在人”,尽管有些时候是“成事在天”
B: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反映的是博弈思维
C: 博弈思维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的“种”,行动也,“瓜”“豆”结果也
D: 持博弈思维的人既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同时也不忘乎所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分析”、“选择”和“后果”。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出发点“谋事在人”是“分析”和“选择”的可控性,“成事在天”是“后果”的不可控性,A正确;B中“塞翁失马”并不是当事人的主动“选择”,“焉知非福”是事后当事人对于“后果”的心态转化,这个后果不是由当事人的“选择”而得到的,B错误;C中“种什么”是“选择”的过程,“瓜”、“豆”是种的“后果”,C正确;由题干可知,“后果”是通过自己的“分析”和“选择”而产生的,好坏都在自己,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根据以上权利,选项违背平等权的是_____。
A: 某女在离婚案件中要求平均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B: 女性要求与男性同工同酬
C: 某小学拒绝接收肢体残疾的学生
D: 出嫁的女儿要求与兄弟共同继承父亲的遗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不受任何不合理的差别对待”。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C选项中”肢体残疾的学生“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小学拒收的行为属于不合理的差别对待,与定义不符;A、B、D选项都是要求“不受任何不合理的差别对待”是为自己争取平等权,与定义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3、单选题 攀比效应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些相关的经济变量之间或经济利益主体在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的相互影响,轮番推进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攀比效应的是_____。
A: 甲和乙在比谁的妻子漂亮,并约定输者请对方喝酒
B: 省公安厅比较两县公安局抓获小偷数量后,认为甲县治安良好
C: 甲公司技术人员到乙公司车间参观,暗下决心要向乙公司学习
D: 企业职工在工资收入方面互相对比,并要求本单位上调工资,增加收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经济变量之间或经济利益主体”、”利益分配方面“。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B项不存在经济变量和经济利益主体,也不存在利益分配问题,C项不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均不符合定义。D项表述符合定义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而自己取得的利益。其中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受损人为债权人,享有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据此定义,下列属于不当得利的是_____。
A: 银行在办理跨行存取款业务时收取的手续费。
B: 刘经理乘飞机时由于行李超重而缴纳的罚款。
C: 小张春节在家和亲戚打麻将赢的200元钱。
D: 商场收款员小梅误将100元当作10元找给顾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自己得到的利益。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B项均合乎法规规定,C项属于家人在节日时自娱自乐,没有损害他人利益,故以上三项均不属于不当得利,而D项中由于失误给顾客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失,属于不当得利,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具有以下特征: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深信不疑;2、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的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的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下列所描述的症状可以被判断为妄想的一项是_____。
A: 小王最近总是思考“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虽然自己知道也没有必要,可是就是无法把这个问题从脑子里清除掉
B: 丽丽最近发现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周围好像舞台背景,树木、房屋好像纸糊的一样,毫无生气
C: 老张最近总是在家中听到有人在门口骂他,尽管老板告诉他说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D: 因为自己的腹部有一块椭圆形的胎记,小李认为自己是拥有超能力外星人的后代,尽管听到的人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可他自己却深信不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定义的关键词有“与事实不符”、“患者深信不疑”、“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的利害有关”、“具有个人独特性”、“浓厚的时代色彩”。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B两项不符合“坚信不疑”,并且没有现实根据,也不符合“均涉及患者本人”,显然不符合题干定义。C项“老张最近总是在家中听到有人在门口骂他”没有体现“总是与个人的利害有关”、“具有个人独特性”。D项符合定义的所有要素。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