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甲于夜晚在一条封闭的高速公路上正常驾驶时,乙翻越护栏横穿公路,被甲撞死,交警认定甲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下列说法中,不应作为交警认定依据的是_____。
A: 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 甲的行为没有违反交通法规,缺乏交通肇事的客观要件
C: 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D: 甲对乙的死亡没有罪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刑法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题中甲正常行驶,没有违反交通法规,所以对乙的死亡不存在过错,属于人的意志以外的事件,但是不存在过错和不存在因果关系是不同的概念,乙的死亡是由甲的行为引起的,认为他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 毛泽东同志在其诗词中描写过许多历史事件:①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漫卷西风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④雾满龙冈千峰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以上诗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
A: ②④③①
B: ④②①③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③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中国历史解析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28年秋;出自《西江月•井冈山》描述的是黄洋界保卫战。④雾满龙冈千峰暗,齐声唤,前头捉住了张辉瓒——1931年春;出自《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③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六盘山——1935年九月;出自《七律•长征》,此时红军长征即将胜利。①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漫卷西风——1935年10月7日,出自《清平乐•六盘山》,为毛泽东1935年10月长征途经六盘山时所作。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陈某因打架斗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受到处罚,陈某的行为属于_____。
A: 犯罪行为
B: 违法行为
C: 违纪行为
D: 违章行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民法解析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亦称“非法行为”。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题干中陈某因打架斗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受到处罚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故选B。
4、单选题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的基本战略是_____。
A: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B: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C: 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
D: 积极应对倾销和反倾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国情社情解析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故选A。
5、单选题 下列关于推进“十二五”期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的力度
B: 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覆盖率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
C: 提高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以降低能耗总值和排放水平
D: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环境常识解析十二五规划在”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中提到要”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可见C项“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表述有误。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各类建筑占用耕地”,A项表述正确。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推进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B项表述正确。十二五规划第二十五章提到,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D项说法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本题相关知识点: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后,都会散发出有毒的气体,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燃料。化石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石能源是目前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2006年全球消耗的能源中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7.9%,我国的比例高达93.8%。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同时可能产能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因而,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