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三十六计时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出来的三十六条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得到额充分的验证。下列战争中成功运用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之计的是:_____
A: 城濮之战
B: 垓下之战
C: 猇亭之战
D: 淝水之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以逸待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前632年,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这个战例并没有体现以逸待劳,A选项是错误的。垓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宿州市灵璧)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汉军得知项羽突围,于是派遣五千骑兵追击项羽,被围垓下,最后自刎而死。汉军一直在追击项羽,并没有体现“逸”。B选项是错误的。猇亭之战(221年七月—222年八月)又称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体现了以逸待劳。C选项当选。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8万军力大胜80余万前秦军。东晋方抓住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打败了前秦。这个战例夜没有体现以逸待劳。D选项是错误的。
2、单选题 下列古谚、古训不蕴含同一哲学原理的一组是_____。
A: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
B: 鲁侯养鸟;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
D: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马克思主义解析A选项中,“郑人买履”指郑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造成了买不到鞋子的后果,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按图索骥”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求事物本质;“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也就实现不了目标。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了一个哲学原理:做事情需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选项中,“鲁侯养鸟”说明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张冠李戴”比喻认错了对象,就会弄错事实;“良莠不分”比喻将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不加区分;“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做事情要从客观情况出发,实事求是。C选项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防微杜渐”指错误或坏事需要在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然会出现严重的结果。这四个成语均说明一个哲学原理,即量变引起质变。D选项中,“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指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经过最艰苦的实践,才能取得真知;“凡事要好,须问‘三老’”体现的是经验来自实践的原理;“百闻不如一见”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得更为确切。第一、三个词语,主要说明的是经验的重要性,第二、四个词语,主要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构成_____。
A: 徇私枉法罪
B: 玩忽职守罪
C: 枉法裁判罪
D: 滥用职权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 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 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C: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D: 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是正确的,但违法行为也不一定都违反道德,例如在刑法中,在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同时明显违反伦理道德的传统型犯罪,如强奸、杀人、放火等,既违法,又违反道德,但有的现代型犯罪在侵害或者威胁法益的同时并没有明显违反伦理道德,如经济犯罪,仅仅是因为法律的专门规定,其行为才被视为犯罪。在其他部门法中,这类例子也是很多的。
5、单选题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于_____的诗句。
A: 李清照
B: 陆游
C: 李商隐
D: 杜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文学常识解析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