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第一本防水平装书还将拥有强大的防伪功能②澳大利亚的银行现在已经使用该项技术来延长纸币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伪造的风险③英国出版商今日透露,世界上第一本防水平装书有望明年夏天上架销售④书的外面还有一层防撕毁的坚韧的聚合物涂层,整本书的架上寿命可以由此增加两倍⑤据了解,防水平装书将采用先进的防水技术,外面包裹透明的蜡封,这样即便书潮湿了,字迹也不会模糊,书页也不会损毁⑥这将是此技术首次应用于普通平装书,目前只有专业的潜水用书可以做到完全防水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_____。
A: ③⑤④⑥②
B: ③②⑤④⑥
C: ⑤②④⑥③
D: ⑤④⑥②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语句排序解析此题属于语句排序题。切入选项,③明显为首句,通过英国出版商来引出防水平装书的概念,排除C、D;下面应该引出对防水平装书的防水功能的介绍,只是介绍了防水平装书的另外一个相对次要的功能,所以③后面不应该为,否则主次倒置,排除B。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 在一个环境和经济都面临挑战的高度技术化的时代,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出路之一就是需要来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鼎力合作。比如,对于像地球气候变化这类复杂的问题,需要科学家去挖掘并阐述其根本原因,但与此同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同样需要去评估气候变化之于人口与社会的影响,而新闻工作者则需要把这类信息完整给传递给社会大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把科学的新发现及其与社会相关的联系向社会大众解释得更好更清楚。这段文字意在强调_____。
A: 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方式
B: 不同领域专家分工协作的目的
C: 提高公众理解科学能力的途径
D: 提高大众理解科学能力的意义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意在”一词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首句即提出观点——“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辨析科学证据与科学观点的能力至关重要”,接着通过举例来说明提高的途径,因此材料要强调的是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途径,C项正确。A项只是提高理解能力途径的例子,不是强调的重点;B、D项没有抓住重点,材料强调的是途径,而不是目的、意义。故正确答案为C。
3、单选题 活性氧不同于普通氧,它一般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通常,这种氧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约占进入细胞氧气量的5%。下面哪一项不是“活性氧”的内在属性?_____
A: 以氧自由基形式存在
B: 自身带有一个不成对电子
C: 具有强氧化能力和极高的化学活性
D: 能在所有细胞中形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 D“内在属性”即本质属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由此判断,ABC在文中都是第一句的内容,也就是它的属性,只有D项不符合,它虽然在第二句出现,但只是一种现象。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从科学史看,理论再伟大,也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标准模型虽然即将被证实,但其依然位于微观世界,无法解释宏观世界中的万有引力。《新科学家》撰文写道:“希格斯玻色子(也称为‘上帝粒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和力。”这意味着,尽管“上帝粒子”可能是验证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它绝对不是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最后一块拼图。与这段文字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
A: “上帝粒子”一旦得到确认,标准模型可能就此得到证实
B: 即使“上帝粒子”得到确认,我们认识宇宙的任务仍未完成
C: 标准模型即使得到了证实,但它也绝不会是宇宙的最终真理
D: “上帝粒子”如果不存在,说明标准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粒子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中提到“上帝粒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段拼图,但这个模型之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和力,前述文句也提到“理论要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正确”。这都表明,无论上帝粒子存在与否,标注模型之外都还有其他粒子。所以D项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有人在国外看见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垫钱将其赎回,然后回国报销。孔子的一位弟子就在国外垫钱解救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并且坚持不报销,以示“义”的决心与真诚。孔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表扬这个弟子,反而批评了他,认为这样的行为将阻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因为以后鲁国人如垫钱救人,报销吧不好意思,不报销则蒙受经济损失,两难之下最终可能放弃救人。而孔子的另一位弟子,下水救人,被人赏赐了一头牛,他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大加赞赏。这两则故事生动的表明_____。
A: 道德践行者应得到回报和关爱
B: “善有善报”、“好人有好报”
C: 对道德模范的奖励,有助于道德的弘扬
D: 朴实的民间俗语,包含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故事型的材料,可知考查的隐含主旨的道理推断。文段通过孔子对待两件事情的态度表明一个观点:做善事应该接受奖励,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去做善事。故正确答案为C。A选项中“应该得到”说法不对,应该是“应该接受”更准确。B并不是文段的核心含义。D选项说法太空泛,也不符合文段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