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中国“管理学本土化”研究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由于质性研究不像量化研究那样有明确的程序与路径可循,开始时做起来头绪纷繁,费时费力,这对于惯于量化研究和逻辑实证研究的研究者而言,困难更大。这就使一些研究者放弃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本土化”研究,而去做一些研究路径比较固定、研究范式较为清晰、发表论文较为快速、同时更能获得国际期刑编辑青睐的研究题目。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中国“管理学本土化”研究_____。
A: 要突破量化研究的范式
B: 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C: 要有明确的程序与路径
D: 要更加注重质性研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首先提出中国“管理学本土化”要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接着说明质性研究方法费时费力,同时和量化研究、逻辑实证研究做对比,指出一些研究者就放弃这种研究,转向相对简单、发表论文比较快速的研究题目。由此可知,中国“管理学本土化”研究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所以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B项符合题意;A项没有抓住文段讨论的重点,即运用质性研究,故排除A;C、D两个选项只浮于文段表明的含义,但是没有抓住重点,因此排除C、D。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一个人的表情能改变容颜,特别是日积月累的表情,具有滴水穿石的效果。②一个人的面容是先天生好的。③你看那些老年夫妻,经过多年饮食和趣味的磨合,表情越来越趋相同,一颦一笑都相仿。④这种美除了有姣好的面容作底子,更重要的是表情和气度在起作用。⑤少年的美或许是惊艳的,但只称得上漂亮,只有过了成年,甚至到了色衰的中老年,才可称得上美。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
A: ③⑤④②
B: ⑤③②④
C: ⑤③②④
D: ②⑤④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语句排序解析③是对中“滴水穿石的效果”的具体表述,故在③前,前后连接,排除B、C;④提到了“表情”和“气度”两方面,而说到了“表情”这一方面,所以④应在前,排除A。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续。世界遗产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起的,比世界记忆工程早20年,它关注的是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和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而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根据这段文字,世界遗产项目与世界记忆工程的主要区别体现在_____。
A: 文化与档案
B: 实物与遗迹
C: 实物与记录
D: 遗产与文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材料主要介绍了世界遗产项目和世界记忆工程,“世界遗产项目”主要关注的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建筑物或遗址,是实物;“世界记忆工程”主要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如珍贵文件和记录,是一种文字记录,所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实物与记录,C为正确答案。A项中的“文化”不准确,两者都具有文化内涵;B项珍贵文件和记录不是“遗迹”,排除;世界遗产项目和世界记忆工程都是关于“遗产”的项目,只不过研究的遗产内容不同,“遗产”不是区别,而是共性,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4、单选题 填入下括号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我爱纯真浪漫,_____;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_____;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_____;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_____。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排序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排序衔接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的推断不当的语境协调,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则可看出分号所标明的层次的内容前后两句之间在语意上属对比关系,只要把握这一点,则可选出适当语句。所以,本题答案为D选项。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推断类>排序衔接类>词句排序
5、单选题 在以前的对外传播和交往中,我们的外交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外国人在中国博大精深、错综复杂的文化历史面前望而却步,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精要的描述这一深刻变动的古老文明,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和谐世界"等战略框架和口号,更多地着眼于国外的战略决策者,而不是针对那些普普通通,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国外民众,用现代形象管理学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广告词"和"象征符号"还不太贴近群众,在视觉触摸感和情感想象力上,还总让人感到有些缺憾。这段文字谈讨的核心问题是_____。
A: 外交官在对外交往中遭遇的困境
B: 古老文明走向世界需要突破的难关
C: 我国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存在的误区
D: 中西不同文化间客观上存在的隔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文段首先指出外交官在以前的对外传播和交往中所遇到的困境,即难以精要地描述我们的文明。接着引出目前我们提出的一些战略框架和口号都是针对国外的战略决策者的,而忽视了国外民众。最后一句从专业的角度指出这些战略框架和口号所存在的问题。综合来看,整个文段是在讲我国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故本题选C。文中主要强调的是对外宣传策略问题,A、B、D三项未把握文段重点。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