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调查发现,养宠物的人往往身体比较健康,心理比较乐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_____。
A: 养宠物会让人身心健康
B: 身心健康的人才有精力养宠物
C: 对动物有爱心使人身心比较健康
D: 养宠物的人身心比较健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题干包括两个信息,养宠物的人身体比较健康,心理也比较乐观。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找出答案D项是对题干的概括,为正确选项;A项错误,题干只说养宠物的人的身心状态,没有说养宠物对身心的影响,A项说法无法从题干推出;B项中的& 91eXAm.org;ldquo;有精力养宠物”和“对动物有爱心”题干都没有涉及,均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然而却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以下哪项与上述情况相冲突?_____
A: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有所增加
B: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变
C: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针对教师的经费投入比以前增加了将近3倍
D: 在1950至1970年间,德国教师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第一点说明德国教师的数量持续增加,第二点说明德国教师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A项:德国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比例有所增加,加强了第一步中第一点信息,与第二点信息无直接关系,因此A中说法不与题干情况相冲突;B项:德国教师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保持不变,由第一步中第二点“德国教师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可得教师在全国总人口中比例会下降,因此B中说法与题干情况相冲突;C项:针对教师的经费投入的变化,与第一步中第一点和第二点的信息无直接关系,因此C中说法不与题干情况相冲突;D项:德国教师在同龄人中所占比例由10%下降至9%,由对B项的分析可知,教师在全国总人口中比例会下降,从而D项加强了第一步中第二点信息,因此D中说法不与题干情况相冲突。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智商很低的人肯定不能成名成家,但智商很高的人不一定能成名成家。在导致人成名成家的其他因素中,大部分因素属于情商。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 只要具备很高的智商与情商便必定成功
B: 情商比智商对成名成家更重要
C: 情商很高的人不一定能成名成家
D: 智商很高的人情商一定很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第一句说明智商是成名成家的重要因素,第二句说明情商也是成名成家的重要因素。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正确A项根据“智商很高的人不一定能成名成家”和“其他因素中,大部分属于情商”可以推知影响人成名成家的因素不只“情商”和“智商”,A中表述过于绝对,因此A错;题干中并没有比较“情商”和“智商”两者的重要性,也没有提及“智商”高低和“情商”之间的关系,因此B和D两项均无法推出,因此均错;C项为可能性判断,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到,因此C项正确。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标签充分必要条件
4、单选题 相比于化工“污染地”、重金属“污染地”,化肥、农药、农膜带来的农地污染并没有那么触目惊心,但却具有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一些受污染严重的土地,已经不能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以农膜为例,由于塑料残余物在自然条件下可在土壤中残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降解,这些废膜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养分转移。根据以上表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①化工和重金属的污染往往量不大、面不广、易发现、持续时间不长②农膜残留通过阻碍土壤的水分补给和养分转移对农地产生影响③农膜残留是当前农地“批量污染”中最为突出和严重的④农地污染不能因其隐蔽性强等特点而在治理土地污染中被人们忽视⑤化工和金属对土地的污染比农地污染更为严重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⑤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日常结论解析本题属于日常结论题型。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一)农地污染具有量大、面广、隐蔽性强、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二)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三)农膜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土壤水分的补给和养分转移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由(一)可知,题干没有提及化工和重金属的污染特点,故①错误;由(三)可知,②正确,③错误,以农膜为例,无法知道农膜残留是否是最为突出和严重的;由(二)可知,农地的“批量污染”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④正确;由(一)、(二)、(三)可知,题干没有对比化工、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和农地污染的程度,故⑤错误。只有②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关于读书,有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书不可不读,也不可死读,否则会变成书呆子;另一种认为与其变成书呆子,不如干脆不读,其依据是这样一段格言:“倘是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 可以从上述观点中推出的是_____。
A: 别人的书该读还得读
B: 读别人的书,时间长了会变成书呆子
C: 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不能自圆其说
D: 读别人的书,没有创造性的劳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第一种观点:要读书但不能死读书,否则会变书呆子。第二种观点:与其变书呆子不如不读书。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题干描述了两种对于是否要读书的观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由第一种观点可知应该要读书但是不能死读书,也就说该读还得读,A正确。第一种观点说“死读书会变书呆子”但是并不意味着“长时间读别人的书会变书呆子”,“死读书”并不等同于“长时间读书”,B错误。从“倘是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说明读别人的书是书呆子的做法,那么与其做书呆子不如不读书,第二种观点能自圆其说,C错误。题干中“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并不排斥自己进行创造性劳动,D过于绝对,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