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财产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发生财产权移转或消灭效果的行为。财产处分行为的结果是使权利的移转,权利内容的缩小或改变,权利上设定负担以及权利消灭等。根据上述定义,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财产处分行为的是_____。
A: 为担保一笔债务,甲公司将自己所有的房产抵押。抵押行为使甲公司对该房产的所有权受到限制
B: 乙抛弃自己的电视机。抛弃行为使乙对该电视机的所有权消灭
C: 丙与丁订立合同,出卖丙的家传古画,并约定7日后丙交付古画。合同行为使丙负担着7日后移转古画所有权的义务
D: 丁免除丙的金钱债务。免除行为使丙不必履行偿还金钱的义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直接发生”、“权利的移转”、“权利内容的缩小或改变”、“权利上设定负担以及权利消灭”。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甲对该房产的权利内容缩小,B中乙对电视机的权利消灭,D中丙对乙的权利消灭,ABC均符合定义,C中丙与丁订立合同并不是直接发生了权利的转移,交付古画时才属于直接发生,这种买卖契约属于负担行为。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税。它发生在生产、经营、消费、流通过程中,是对所获得的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收入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下列情况不需交纳营业税的一项是_____。
A: 教师向学生以工本费价格发放毕业证书
B: 某大型超市
C: 房地产公司买卖地产
D: 某歌舞厅的经营收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题干强调营业税发生在“生产、经营、消费、流通过程中”。营业税征收的对象是“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收入”。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教师向学生以工本费价格发放毕业证书”不存在“生产、经营、消费、流通过程”,而且这一行为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所以不需要缴营业税。B中“超市”,C中“地产买卖”和D中“歌舞厅经营”都有“经营、消费等过程”且都有“商品经营、非商品服务收入”,所以需要缴营业税。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三是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行为是_____。
A: 张某因为生意上与王某有过节,张某和他的司机两人商议后,一起将王某杀害并弃尸
B: 一犯罪团伙让一些不到10岁的小孩子在夜市里趁机偷盗
C: 李某把偷来的手机当做礼物送给女朋友,女朋友不知情
D: 一歹徒在行凶杀人过程中,旁观者没有制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张某和他的司机两人将王某杀害并弃尸,符合“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和“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共同犯罪;B项中“不到10岁的小孩”不符合“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故不属于共同犯罪;C项中的李某是个人,且女友不知情,不符合“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D项中的一歹徒不符合“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故不属于共同犯罪。因此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生物性需要是指与保持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是人所共有的,人的这种需要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死亡或者不能繁殖后代。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性需要的是_____。
A: 王某大学毕业后努力找工作,最终在一家公司找到了技术员的工作,他对这个工作很满意
B: 赵某在一家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常常事事亲历亲为,他感觉很疲惫,想要放假休息一下
C: 张某退休后觉得无事可做,于是报读了老年大学,学习园艺
D: 李某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肯干,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需要”、“与保持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人所共有的”。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选项A中王某对工作的满意属于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而非生物性需要。B选项中赵某的身体疲惫,如果这种休息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危及生命健康,因此是生理需求,属于生物性需要。C选项和D选项中,张某学习园艺属于高层次的欣赏,李某渴望得到肯定,是自我实现善求,这两个都是高层次的需求。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公告: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向人民群众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属于公告?_____
A: 李某故世后其儿子写的讣告
B: 学校张贴的高考成绩单
C: 小张的母亲为小张制定的作息时刻表
D: 公安局发布的罪犯通缉令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公告的主体是“各级行政机关”,它的作用是“向群众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李某的儿子”,B中“学校”和C中“小张的母亲”并都不是“各级行政机关”,因此“讣告”,“高考成绩单”,“作息时间表”都不是公告,A、B、C错误。D中“公安局”是“行政机关”,“犯罪通缉令”是“向群众宣布”协助抓捕罪犯的“重要事项”,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