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_____
A: 解释宪法
B: 批准直辖市的建置
C: 决定全国总动员
D: 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批准直辖市的建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单选题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_____。
A: 警告
B: 拘役
C: 罚款
D: 责令停产停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行政法解析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给予的制裁措施。行政处罚的主要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务、责令停业停产、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本题中除了拘留其他选项均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完全一致,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后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乙的行为构成_____。
A: 不犯罪
B: 从犯
C: 教唆犯
D: 主犯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体地说,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然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本案中,乙没有教唆的故意,不构成犯罪。这属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形。
4、单选题 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某女儿丙(13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乙死亡。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甲、丙构成共同犯罪
B: 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C: 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D: 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共同犯罪的主体特征。在本题中,丙只有13周岁,按照刑法规定,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所以也就不能和甲一起构成共同犯罪,因而选项AC都是错误的。实际上,在本题中,甲是间接实行犯,丙不构成犯罪。甲要丙把老鼠药放到乙喝的酒中,这样,甲的行为只侵害了乙的生命权,并不危害公共安全,所以,甲的行为行为为故意杀人罪,不是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5、单选题 我国的农历把个回归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下面的四个节气中排序正确的一组是_____。
A: 芒种——谷雨——白露——霜降
B: 雨水——屯春——处暑——大雪
C: 惊蛰——小满——寒露——小雪
D: 清明——冬至一一小寒——春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