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权利质押: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权利如债权、股权、著作权等作为债权的担保。下列属于权利质押的一项是_____。
A: 王某欠张某10万元,将自己的汽车抵押给张某
B: 张某由于欠债,将自己的专利权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
C: 老王将自己在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儿子
D: 李某欠人2万元,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当作还款交给债权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B项张某将自己的专利权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符合“债务人将其‘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A项属于抵押,担保的标的是“物”,即“汽车”,而不是权利;C项是转让股权,而不是用其做担保:D项是还款,也不是以支票用做担保。考查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法律类
2、单选题 财产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发生财产移转或消灭效果的行为。财产处分行为的结果是使权利移转,权利内容的缩小或改变,权利上设定负担以及权利消灭等。根据上述定义,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财产处分行为的是_____。
A: 为担保一笔债务,甲公司将自己所有的房产抵押。抵押行为使甲公司对该房产的所有权受到限制
B: 乙抛弃自己的电视机,抛弃行为使乙对该电视机的所有权消灭
C: 丙与丁订立合同,出卖丙的家传古画,并约定7日后丙交付古画。合同行为使丙负担着7日后移转古画所有权的义务
D: 丁免除丙的金钱债务。免除行为使丙不必履行偿还金钱的义务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题目中明确财产处分行为是“直接”发生财产权转移或消灭效果的行为。C项订立合同的行为并不“直接”发生财产权转移。A项的行为结果使权利上设定负担,B项的行为结果使权利消灭,D项的行为结果使权利内容缩小。故应选C。考查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法律类
3、单选题 谋杀:当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正做着一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危险的事情,仍不顾别人生命继续行为并造成他人的死亡。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行为属于谋杀的是_____。
A: 于力清与妻子发生争吵,打了她一巴掌,为的是不让她再哭,不巧将她打倒,她在倒下时,头碰在地板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
B: 一位老人得了一种绝症,不能忍受痛苦,请求护士给他服用致死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护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给了他,结果老人死亡
C: 曾宪在驾车行驶中,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导致车祸,造成同车赵某死亡
D: 动物园管理员汤啸,因忘了锁门导致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咬死了游客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A、C、D三项都没有企图造成他人死亡,放不属于典型的谋杀行为,只有B项护士明知给老人服用安眠药会致老人死亡,仍继续行为并最终造成老人的死亡,属于谋杀行为。故本题选B。考查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法律类
4、单选题 隐私权: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个人对某个人行为和个人材料保密,不让他人非法获知的权利。下面属于隐私权的是_____。
A: 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
B: 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保守自己在案发时间的行为秘密的权利
C: 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保守自己收入来源秘密的权利
D: 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仔细阅读所给资料,我们可知,隐私权定义的前提是不违反法律,从选项出发,AB因其是构成犯罪的事实和情节,不属于隐私权,排除掉;C因涉嫌贪污犯,也不属于隐私权;只有D属于道德问题,不是违反法律行为,属于隐私权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考查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法律类
5、单选题 信用卡诈骗罪:是指违反有关信用卡管理规定,采取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的是_____。
A: 刘某领取长城信用卡后一直多取少存,高额透支10万余元后外逃
B: 王某在某宾馆拾到一张万事达信用卡后,冒用卡主的名义在该宾馆消费5万余元
C: 秦某趁邻居不备之际,进入其家中拿走信用卡,并消费5万余元
D: 赵某利用工作之便伪造了多张信用卡,并利用这些信用卡进行高额消费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A项属于恶意透支,B项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D项属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都属于信用卡诈骗罪。C项中秦某的行为属于盗窃行为,并没有诈骗公私财物,因此不属于信用卡诈骗罪。故答案选C。考查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法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