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香港“廉政公署”自1974年成立以来,强力肃贪,共调查2200多件贪污、行贿案件,监控涉案不法政府官员1355人。以香港弹丸之地,调查案件如此之多,涉及人员如此之众,但并未阻碍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繁荣。这段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_____。
A: 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经济建设
B: 反腐败斗争本身是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C: 香港的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
D: 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有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文段题干是:香港廉政公署自成立以来调查了众多贪腐案件,这并未影响其经济建设。由“但”这一转折词可知其后的内容为重点。由此可知,正是由于香港公务员队伍的高度廉洁,遏制了腐败现象,促进了经济的健康繁荣发展,故选D。由“但并未阻碍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可知A项错误;B项引申过度,从文中找不到根据;C项仅是陈述的一个客观现象,并非文段叙述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现代语言学自开创至今,虽然只有不足100年的时间,但它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地迅猛。以汉语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近年来,“新词酷词”正以每年1000个,甚至更大的速度在增生。此后,便是一些违规短语和句子的组合、搭配,以及貌似东拼西揍的篇章构成等等的出现。对此,社会上,特别是语言学界,也包括一些中小学的语文教师都有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议论。但是,无论学界如何看,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这些所谓“新词酷词”和新的语法构成却情有独钟,而且还创造了不少网络的、数字的语言。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明_____。
A: 语言发展和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
B: 语言词汇的良莠杂糅是其发展进程中的正常现象
C: 语言的发展折射着社会和人们的意识
D: 汉语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该题属于表面主旨题。阅读材料可以看出本段文字是总—分—总结构。首先,总说现代语言学发展迅猛。其次,举例分说,用具体事例支持总说观点。最后,“但是”一句重申了观点,“创造了不少网络、数字的语言”,即语言发展和使用出现了新情况。所以A项正确。B项,材料并未对现代语言学发展迅猛这一现象做出正常或不正常的判断;C、D选项材料并未提及。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是指学校在培训学生知识、技能、技巧以及各种综合素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具体包括学院教职员工的工资性支出、学院各部门的行政事业经费支出、学院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所需要的各种业务支出、校园校舍维护修缮支出、固定资产构建与使用费等内容。对办学成本进行适当的分类,一方面可以为办学成本核算提供具体的成本核算指标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对办学成本进行全面系统的有效控制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指标体系。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_____。
A: 独立学院的特点
B: 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C: 独立学院办学成本的分类
D: 独立学院办学成本怎样核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接语选择题解析此题属于接语选择题。重点看文段最后一句话的主体,“对办学成本进行适当分类”,“一方面”、“另一方面”并列结构提出了适当分类的好处。接下来理所当然应该进一步介绍如何分类,C选项合适。A项主体不对,先排除;B、D项成本“怎样核算”和“控制途径”与文章叙述的意思相差太远。故正确答案为C项。
4、单选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入出悲声,这种内心感情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呢?后汉大书法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人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联系上下文,“纵横有托,运用合度”的句意是_____。
A: 笔画的运用都依托于各种物象,并且合乎构字的法则
B: 笔画的运用都寄托着作者的心境,并且分寸把握得当
C: 笔画的运用都依托于各种物象,并且分寸把握得当
D: 笔画的运用都寄托着作者的心境,并且合乎构字的法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考点词句理解题 解析据提问知该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凡欲结构字体,皆须象其一物,若人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谈的是“字体”“象形”的问题,即字须摹拟物的形象,而不是谈作者心境的问题,所以B、D排除;“运用合度”指写的字要合乎构字的原则,而不是把握分寸的问题,所以C选项错误,A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自然界是人的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环境。同时,作为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介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人们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才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民族的、阶级的、家庭的等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段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_____。
A: 人在自然面前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并发展
B: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
C: 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以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D: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文段首先说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关系形成的起点,而生产劳动又是人与自然的交换中介。又因为人们是在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中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进而形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可知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建立在自然界和人的基础之上的。B正确。A项“人只有被动地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的表述明显错误,并且与材料中“人们加工自然物质的劳动”不符;C项不能从材料中推出;材料中是将人与自然作为两个独立概念来论述的,无法从中推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人也是动物”的结论,D也不选。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