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纵然有一百个理由为职业“光环”褪色而辩解,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底线。弃守底线,不管是搬出为了生存的经济理由,还是将良知的缺失归咎为体制的束缚,将一切推责给外部的环境,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体制的束缚是职业伦理的主因
B: 职业伦理受损一般源于职业“光环”的褪色
C: 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职业道德底线
D: 弃守底线者总会给自已找借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属于隐含主旨题。从文段的结构上分析,属于总分结构。文段主旨句是“纵然……不能踩踏职业底线”。首句由递进关联词“更”引导主旨句“更有一万个理由要求这个职业不能踩踏职业底线”。C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正确。A项“主因”原文没有提及;B项文章没有提及;D项文中有提到,但作者的结论是这些理由都是对职业伦理的戕害,都不应该是理由,因此这也不是文字本意。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会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重金属等会溶解于血液中危及人体健康
B: 灰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伤害大
C: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
D: 灾害天气中各自尺寸颗粒物的致病机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意在“一词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材料首先提出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后文都是对这个观点的详细阐释——危害大的原因在于细颗粒物能进入人体器官和血液,因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阴霾天气中细颗粒物的危害,B项正确。A项”重金属“和D项”致病机理“不是材料论述重点;C项是材料阐释观点的论据,没有抓住论述重点。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致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莫大的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过:“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下面对这段文字的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 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C: 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懂得反对意见的重要性
D: 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及选项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通过总结词“因此”引出材料主旨句“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作对自己莫大的帮助”,其后通过举例正面加强观点。整段材料构成“陈述铺垫——提出观点——举例论证”的分——总——分结构。总的部分是材料的论点,即“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懂得反对意见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C。A、B、D项未抓住材料重点。
4、单选题 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角色支配了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人们日常的活动所吸引,往往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内心深处的了解,因而在一些看似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中不免存在着基于表面化或主观化的观点。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_____。
A: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要充当各式各样的角色
B: 我们在社会中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种角色的理解之上的
C: 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了解,就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认识
D: 避免角色的影响,才能对社会中的人有更客观深刻的了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总结词“因此”引出材料主旨,即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了解,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的认识,故C项正确。A、B项在材料中未提及。D项是强烈干扰项,材料说角色的影响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认识,说明“角色的影响”是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认识的充分条件,“避免角色的影响”是否“对社会中的人有更客观深刻的了解”则不一定。因此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1995年,美国的两位学者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A: 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
B: 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
C: 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
D: 已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理解。分析“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可知,这句话的主干是“未发现电波源”,“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是对“电波源”的修饰,也就是说已经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匹配的电波源。由此可知,B选项表述正确。A选项“不知道……有没有电波源”错误,既然已接收到讯号,那么必定有电波源,只是不确定在哪儿;C选项理解错误,不能确定的是“电波源”而非“是否已经接收到了讯号”;D选项“发现电波源的特征”错误,没有发现的是“电波源”而非“特征”。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