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为了预报天气,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而计算机并没有病,于是,洛伦兹认定,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对“蝴蝶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
A: “混沌”的特点是:横跨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所以,希望“科学地”掌握一切、预测一切只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B: “混沌”意味着混乱,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会比非混沌系统慢
C: 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因此要防微杜渐
D: “混沌”无处不在,但人类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自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由该段文字可得,“混沌”是一种新的现象,即“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其含义并不是混乱;另外,科学已经证实,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要快得多。所以B项错误。其他各项符合文义。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加拿大研究人员对北美不同地区平均年龄29岁的308位志愿者(其中198位是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50.7%的人有互联网拖延症而且上网时间的47%不是用来工作,而是用来拖延工作,研究表明:白领的拖延情况,比蓝领更严重,被雇佣白领比自由经营的白领更严重,雇佣情况下,下级比上级拖延情况更严重,如果人们对成功的确定性大或者容易转移注意力就更容易拖延,而令人愉悦的工作、更直接的回报、更大的机会,会让人有动力完成的更快。根据这段文字以下最不容易患互联网拖延症的一项是_____。
A: 较少的体力付出
B: 丰厚的薪酬
C: 有趣的工作内容
D: 明确的人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由于问题是“最不容易患互联网拖延症的一项,可以将答案锁定在最后一句“而令人愉悦的工作、更直接的回报、更大的机会,会让人有动力完成的更快”。A、B项在文中体现不出来,D项属于“对成功的确定性大”的范围,是容易拖延的。C项与原文“令人愉悦的工作”相关。故正确答案为C。
3、单选题 建筑同样是有生命,有它的生命史。它不仅发生、成长,而且会成熟、转换、兴亡。生命是灵动的,建筑也同样是灵动的,是一个活体,所以它才倾注有那么多人类的情感。情感是生命的确证。生命需要空间,建筑与空间更是无法割裂,空间是它生命的舞台。同样,生命拥有历史,建筑也是活在时间中的,离开了时空,无论生命还是建筑都不存在了。但托庇于时空,生命与建筑却可以超越出来,进入无限与永恒——而这,正是建筑美学所追求的。对以上文字在原文中的作用推测最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 这段文字旨在论证建筑生命史
B: 这段文字作为后文阐述建筑美学的引子
C: 为接下来介绍建筑美学的历史渊源埋下伏笔
D: 对前文关于建筑美学的论述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本段前面讲“建筑是具有生命的”,并用“建筑与生命的很多共性”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建筑与生命一样追求的是“无限与永恒”,而这正是建筑美学的追求。破折号引出重心,即建筑美学,下文必定会围绕建筑美学展开阐述。故正确答案为B。根据本段文字各句之间的联系,表明了作者的写作重心在建筑美学,A选项不符合题意;本段文字显然不是一段总结性的文字,D选项不符合题意;引出主题后要围绕主题展开写作,但内容并不能判断出一定是建筑美学的历史渊源,因此排除C项。
4、单选题 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与南极大陆极为广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动的地域仅为总面积的3%左右。而如何管理好长期设在南极的科考站,才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被废弃的科考站,已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这段文字意在强调:_____
A: 南极生态环境评估的意义
B: 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C: 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D: 南极科考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解析:文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二是管理好设在南极的科考站。综合两方面的内容,即要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与此相符的为C项。故正确答案为C。考点:隐含主旨题
5、单选题 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浓缩为一小时,至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在还剩下6分钟的时候,陆地上开始闪现动物的身影,而当第58分钟到来时,一切大局已定。上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_____。
A: 地球的历史很漫长
B: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历史很长
C: 地球上生命出现的时间很晚
D: 地球上有了生命才大局已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整个文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阅读可知文段的中心为“至最后15分钟时……闪现动物的身影”。由“最后15分钟时,生命方粉墨登场”的语气及“最后”、“方”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生命出现的时间晚。C项正确。A、B项脱离语境,文段中没有支持其观点的描述;D项理解错误,文中有提到“当第58分钟到来时,一切大局已定”,而生命在第45分钟就出现了。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