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好几次听见电台主持人问节目参与者 “你叫什么”,我很反感。如果对方是一个小孩,回答说”我叫毛毛“,或者“我是珍珍”,那倒也显得有些亲切。但对方是一位有名有姓的成年人,这种问法就显得太粗鲁。我国的语汇是很丰富的,传统的“请问尊姓大名?”、“台甫是?”或白话一些,“ 请问您的姓名?”,这不是迂腐而是应有的文明礼貌。我们应把警察审问罪犯时的第一句话”你叫什么?“和日常交往的语句区别开来。根据本文,问人姓名时应该考虑对方的_____。
A: 性别
B: 职业
C: 年龄
D: 态度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细节判断题 解析此题为非典型的细节判断题。文段通过有关“小孩”、“成年人”问法的对比叙述,指出中国词汇是很丰富的,应使用应有的文明礼貌用语,而不让人“很反感”的用语,必须是和人的年龄相符合,故C正确。文段中并没有支持ABD项观点的描述。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最初的生命可能就是一群偶然聚集在一起的有机物。之后,这群偶遇的有机物有了明确的分工。蛋白质负责提供支架和生产能量,DNA和RNA则保存和实施群体的“复制图纸”,磷脂分子和蛋白质还联手建了细胞膜。正是这层神奇的膜,将有机物集群包裹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生命的单元——细胞就这样诞生了。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_____。
A: 细胞诞生的科学假说
B: 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
C: 生命单元的形成条件
D: 生命演化的合理猜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主要讲述”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题干首先提出生命可能是一群偶然聚在一起的有机物,之后分析这群有机物的具体分工,最后用总结性的话点明细胞诞生了。是分-总结构,强调的重点是结语,即最后一句话。寻找文中的关键词“可能”,证明这只是个假说,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故A正确。B选项只是概括了”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属于偷换概念中的缩小话题。文段不仅仅是细胞初始的变化过程,而是细胞的诞生过程。故B选项错误;文段并没有提到”生命单元的形成条件“C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故C选项错误;D选项是”生命演化的合理猜想“,扩大本段文字讨论的话题,文段主要是讲细胞的诞生而非生命演化。故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3、单选题 天气预报一般要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的现身还需要一些其他特殊条件。悬浮在空气中的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内容是_____。
A: 天气预报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B: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复杂且特殊
C: 沙尘暴形成的必要天气条件
D: 沙尘暴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材料首先提出天气预报需要考虑的因素,作为后文论述沙尘暴的形成所需的必要天气条件的根据,接着说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除了必要的天气条件以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特殊条件。可见,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复杂且特殊,即B。选项A不是材料的重点,选项C只是材料的一部分,选项D不够具体。
4、单选题 呈现大自然多样性的热带森林是许多动物最后的栖息地,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来说极其重要。面对热带森林被严重破坏的状况,人们很容易忘记,这是温带地区大部分森林已经遭遇过的:在已开发地区,大量原始森林消失了;在开发区,尤其在严重降雨区,一旦那些山坡的植物被冲坏,就会引起诸如洪水和泥土坍塌等问题,多数植物种类分布广泛,能够承受局部砍伐并幸存下来,但也有些种类分布范围很狭窄。过量砍伐会使之永远消失。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_____
A: 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
B: 说明温带森林实际上更易遭到破坏
C: 分析乱砍滥发森林的严重后果
D: 强调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解析】A。题干要求揣摩作者的意图,意图一词意在指明如何去做,除了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外,A.C.D都符合文意,只有A项“呼吁重视与加强对温带森林的保护”指出了做法。
5、单选题 世界是由无数具体事物及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认识的顺序,人们的认识是从具体的、个别的、有限的事物开始。然而人的思维本性总是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个别方面或局部的支离破碎的认识,不愿意停留在“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的状态。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索诸多看似孤立的事物背后的内在联系,苦苦寻找那种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统一起来并起支配作用的内在联系。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就是哲学思考,自古至今,从未中断。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哲学思考追求整体性
B: 哲学思考意在揭示事物的本质
C: 哲学思考具有连续性
D: 哲学思考以抽象思维为主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是分总结构,由尾句代词“这”引导的尾句是文段的主题句。“这”指代前文“人们不满足对事物个别、局部的认识,……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索诸多看似孤立的事物背后的内在联系”,哲学思考的特点由此可知,不是具体、个别、有限的,而是整体性的,彼此有内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统一起来的,并起到支配作用。这也揭示了哲学思考的特点,探求事物本质。据此分析,选项B合适。A项、C项只是哲学思考的一个特点,D项抽象思维原文没有提到。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