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2006年一季度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零售额456.5亿元
B: 2006年一季度山东省城市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约300亿元
C: 2006年一季度山东省城市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幅为16.1%
D: 批发和零售业是拉动限额以上企业增长的主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2006年城市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520.0÷(1+17.5%)≈l293.6亿元,同比增长了1293.6-1293.6÷(1+16.1%)≈179.4亿元,故B错误;经简单计算,可知A、C、D是正确的。
2、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表达错误的是_____。
A: 2005年,该县三大产业中人均实收资本最多的是第二产业
B: 与第三产业中的其他两个行业相比,交通运输业的人均实收资本最多
C: 交通运输业单位的平均规模大于社会服务业
D: 社会服务业人均资本增长额最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
3、单选题 根据上述文字材料推算, 2008年全国四类中等职业学校中在校人数最多与最少的差距为_____。
A: 120.64万人
B: 418.43万人
C: 629.68万人
D: 696.64万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2008年全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为:2087.09-817.28-750.32-398.85=120.64万人,由此可发现2008年全国四类中等职业学校中在校人数最多的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为817.28万人,全国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人数最少,所以差距为:817.28-120.64=696.64万人,所以答案选D。
4、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对某企业工时利用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实行44小时(每周)工时制和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前,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也就是说有15%的制度工时没有被利用。其中缺勤占去50%,停工占去40%,非生产性工时占去10%。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都有所下降,其中人均每周缺勤时间和非生产性工时分别为1.6小时和0.4小时。实行40小时工时制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_____。
A: 80%
B: 90%
C: 20%
D: 1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实行40小时(每周)工时制并进行人员精简等改革后,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所以该企业的制度工时利用率为85%+5%=90%。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5、单选题 下图为劳动力人口结构情况,结合表中信息可判断A、B、C、D分别代表_____
A: 男性劳动力、20~24岁女性劳动力、35~44岁女性劳动力、55~64岁女性劳动力
B: 男性劳动力、20~24岁女性劳动力、55~64岁女性劳动力、25~34岁女性劳动力
C: 男性劳动力、65岁及以上女性劳动力、16~19岁女性劳动力、35~44岁女性劳动力
D: 女性劳动力、20~24岁男性劳动力、55~64岁男性劳动力、16~19岁男性劳动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与选项对比,男性劳动力数量为4968,女性劳动力数量为4509,女性数量小于男性数量,故A区域代表的应为男性劳动力,D项排除。那么可得第二个饼形图应代表的为女性劳动力的年龄段数量分配,根据图表可知,各年龄段人数相对应的大小应为,B图5%对于第4名,C图9%对于第2名,D图8%对于第3名,从表格数据中对应得出的年龄段人群应为,B对应20~24岁女性劳动力,C对应35~44岁女性劳动力,D对应55~64岁女性劳动力,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