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9年国考)历史是前进的历史,历史是革命的历史、辉煌的历史、悲哀的历史。人民总会在_____之后,认认真真地_____历史的是非功过。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时段的历史,当它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毫不留情地_____他的灵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事过境迁评价拷问
B: 尘埃落定回顾净化
C: 痛定思痛检验感化
D: 物是人非反省触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这道题考查了分析句子的语境和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因此属于综合类。事过境迁:指的是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尘埃落定:指的是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痛定思痛:指的是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回想当时所受的痛苦。物是人非:指的是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怀念故人。评价:对人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回顾:回想过去;思考过去发生的事件检验:检查并验证反省:回想自己的言行,检查其中的错误拷问:拷打审问。净化: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感化:用言行的影响,使人受感动而逐渐转变用触动: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考生可以根据最后一个空白处进行辨别,既然是“毫不留情”的,肯定不是“感化”、“净化”和“触动”,最佳选项就是A项的“拷问”。再根据成语的含义进行确认。“事过境迁”指的是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尘埃落定”指的是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痛定思痛”指的是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回想当时所受的痛苦。“物是人非”指的是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怀念故人。根据句意可知A项表述最为恰当。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综合类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1)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这对生态环境的_____将非常严重。 (2)_____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要是自己没有读懂,就不应该借用别人的话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部书,_____别人的话是对的。
A: 损害不论/虽然
B: 危害如果/即使
C: 危害不论/即使
D: 损害如果/虽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这道题考查了分析句子的语境和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根据句子的语境,(1)选危害较为恰当;(2)故选使用如果……即使和不论……即使都是不是前后对应的关联词,因此使用不论更贴切,不论关联的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书。选C。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综合类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1)大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地敞开,竭力地_____阳光,永远那么自然,那么潇洒大方。 (2)由于缺乏诚信,这家大商场越办越差,现在每天去那里购物的顾客_____。
A: 接收人迹罕至
B: 接收寥寥无几
C: 接受人迹罕至
D: 接受寥寥无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这道题考查了区别词语的适用对象和明确成语的适用范围,因此属于综合类。“接受”指心理上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主语通常为人。“接收”指收到从通信系统中送出的信号、消息或其他形式的数据,主语通常为器物。“人迹罕至”意思是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寥寥无几”意思是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在选句中,主语是顾客,是人,不是地方,所以要用“寥寥无几”,如果主语是大商场,那么就可以用“人迹罕至”。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综合类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①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_____,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②人应当讲信用,对已经做了的允诺就决不_____。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A: 申述食言但/而
B: 申述失言不过/也
C: 申诉失言但/而
D: 申诉食言不过/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这道题考查了分析句子的语境(主题、上下文、情景)和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因此属于综合类。申诉:一般指提出要求、意见申述:详细说明食言:不履行诺言失言: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1申述指详细说明,符合题意。1食言:不履行诺言,对应了前面的允诺。1句子为转折关系,本题选A。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综合类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 (1)要按照内容的关联性或者是知识点的难易度来_____课后的习题。 (2)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_____,共同进退。
A: 编纂沆瀣一气
B: 编排沆瀣一气
C: 编纂同心同德
D: 编排同心同德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这道题考查了区别词义的侧重点和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因此属于综合类。编纂:编辑(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编排: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先后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习题的排列用编排来形容,编纂主要是侧重于作品内容的编写。由句意可知,所填词应为共同进退的近义词,所以这里选择同心同德,是褒义词。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选词填空综合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