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定义:(1)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2)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3)心理异常是指行为与人格偏离正常的心理状态。以下三个例证中,与定义相符的个数有几个?_____(1)谈话结巴、刻板动作、过度进食、攻击行为。(2)农民丰收在望,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冲走了庄稼,也冲垮了他的愿望。(3)一个人常常感到不安、惶恐、压抑、恐惧,但有明显的、客观原因。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多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压力:关键词为“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身心紧张状态”;挫折:“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目标不能达成”、“不愉快情绪反应”;心理异常:“行为与人格偏离正常”、“心理状态”。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得出答案例证(1)只是行为异常,没有提到人格是否异常,不符合“心理异常”的定义;例证(2)发生洪涝灾害,使农民期盼丰收的愿望落空,洪灾是农民无法克服的干扰,希望落空表明目标无法达成,使农民感到失落,与“挫折”的定义相符;例证(3)中的“不安、惶恐、压抑、恐惧”是心理紧张的表现,但这种紧张是“有明显、客观原因”,不是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压力”的定义。故正确答案为B,只有一个例证与定义相符。
2、单选题 奠基者效应是指某生物种群中的少数个体因地理隔绝或其他原因,在与原种群隔离的条件下繁衍生息。虽然后代群体不断扩大,但整个种群的遗传信息均来自最初迁移的少数个体。奠基者效应造成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对环境适应性较差,容易被自然淘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形是由奠基者效应造成的是_____。
A: 斯里兰卡岛上咖啡树对咖啡锈病缺乏抵抗力而全部枯死
B: 某海岛的贝壳因色泽鲜艳而常被渔民采,如今濒临灭绝
C: 熊猫因种群数量减少而濒临灭绝需要依靠人工繁衍生息
D: 为保留自身文化阿米什人不与外人通婚导致遗传病频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奠基者效应定义中关键词有“少数个体与原种群隔离下繁衍生息”、“适应性差被淘汰”。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咖啡树对咖啡锈病缺乏抵抗力而全部枯死”以及B项“贝壳因色泽鲜艳而常被渔民采”均不符合“少数个体与原种群隔离下繁衍生息”、“适应性差被淘汰”,C项“熊猫因种群数量减少而濒临灭绝”不符合“适应性差被淘汰”。D项“不与外人通婚导致遗传病频发”体现了“少数个体与原种群隔离下繁衍生息”、基因相似度高导致遗传病频发体现了“适应性差被淘汰”。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微突发事件:指发生在小范围的一个事件,经当事人或他人在网络等传媒上披露后,产生比较大的社会反响。下列不属于微突发事件的是_____。
A: 某官员在参加一工程剪彩活动时,其佩戴名贵手表的照片被网友发到微博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B: 2010年5月,某大学生上传一段动画片时说“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给力”一词旋即风靡网络;当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标题中
C: 2012年底,乞丐周某在某商场附近举着失物招领牌子,寻找钱包失主。路人俞某发现后,拍下一张照片并发到微博上。该微博被迅速转发,大家都对周某的行为表示赞赏
D: 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顺利实现起降,引发世界各大媒体热议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微突发事件的关键词是发生在小范围的一个事件,在传媒上披露后,产生大的社会反响,A.B.C都是发生在小范围的事,经网络传播后产生了大的社会反响,符合定义,所以排除。而D项不是小范围发生的,因为它是一个公共事件,不符合定义,是答案。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4、单选题 前摄抑制。是指之前学习过的资料对后来学习资料的记忆产生干扰的倾向。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资料对先前学习过的资料的记忆产生干扰的倾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前摄抑制的是:_____
A: 小明在背诵文章时,经常记住了这一段就忘记了前一段,很难把整篇文章都记住
B: 小东家的电话号码用了好几年了,最近换了新的号码,小东经常是拨了号码以后发现没人听才意识到又拨了旧号码
C: 老赵得了老年痴呆症,有的时候即使是儿女站在面前,也认不出来
D: 由于在一次严重的车祸中撞伤了大脑,小李在康复之后就完全失去了车祸之前的记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前摄抑制的定义要点是:之前学习过的资料对后来学习资料的记忆产生干扰。A项是后来学习的资料对先前学习的资料的记忆产生干扰,属于倒摄抑制;C、D两项不存在干扰问题:只有B项旧电话号码对新电话号码的记忆产生了干扰。符合定义。
5、单选题 人性定理是指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的。”根据以上定义,不属于人性定理的内涵的一项是_____。
A: 不存在完全不求回报的利他行为
B: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
C: 对自我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判断实现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D: 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不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人性定理是指任何一个正常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服务于自己的特定目的的。A项是对这一定理的曲解。人的自我肯定的内容不仅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满足、自我价值(能)的实现,还包括自我价值判断(善)的实现。因此人是有可能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的,在这种活动中,人得到了自我价值判断的实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它们能够被用作主体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务于自我肯定的目的。所以B项是人性定理的内涵之一。人在确知生存需求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满足时,开始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判断实现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这后两类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因此C项也是人性定理的内涵之一。人都具有行为选择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D项反映了自我肯定原理。故本题答案为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