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片段阅读综合》(2017年最新版)试题巩固(八)
2017-03-03 11:45: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许多国家的首脑在就职前并不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一个人,只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准确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果断的勇气,就能很快地学会如何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对于一个缺少以上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并没有什么价值。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外交经验无助于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
B: 外交经验来自于经年累月的外交实践
C: 成功的外交决策因人而效果有所不同
D: 外交决策者的素质比外交经验更重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首先说“许多国家的首脑在就职前并不具有丰富的外交经验”,然后用转折词“但”指出丰富的外交经验对于做出成功的外交决策没有那么重要。接着用充分条件关联词“只要……就……”强调文中的三种素养对于外交决策者的意义重大。最后总结“对于一个缺少以上三种素养的外交决策者来说,丰富的外交经验并没有什么价值”,D项为其同义替换。A项说法太绝对;B项不是文段谈论的重点;C项表述错误,既已是“成功的外交决策”,就没有“效果不同”之说。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阿凡达》是卡梅隆花了12年才完成的一部片子,这12年里,他除了拍过几部跟海洋有关的纪录片之外,几乎都在为《阿凡达》折腾,同时消失于媒体和公众视线之外。结果影片上映才两周,全球票房就直奔10亿美元,离他那部创下14亿美元票房纪录的《泰坦尼克号》,距离也并不遥远。而中国导演呢,谁会花12年的时间,去做一部完全不知道前景的影片?中国电影另外一个很堕落的地方是,贴片广告已经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铜臭气十足。冯小刚在《非诚勿扰》受到批评后还说,这是国际通行做法。对,《变形金刚》里的确有雪佛兰,但是好莱坞是每部影片都会尽可能地往里拉赞助塞商标么?我真的不是苛刻,但事实就是这样,很多中国导演不是为观众在拍电影,甚至也不是为自己拍电影,他们只是在为钱拍电影。相比之下,《阿凡达》是多么的纯洁,可为什么这份纯洁,反而是远比我们商业的美国人实现的呢? 对划横线的语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卡梅隆用了12年精心制作,其间,他几乎消失于媒体和公众视线之外。
B: 卡梅隆用12年的时间,去做了一部完全不知道前景的影片。
C: 《阿凡达》是导演卡梅隆为观众为自己而创作的一部电影。
D: 《阿凡达》是一部没有商业广告的纯洁电影。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词句理解题。D项以有没有商业广告作为电影纯洁与否的标准,曲解了文意。且文段并不是反对在电影中加入商业广告,而是反对“尽可能地往里拉赞助塞商标”。由“很多中国导演不是为观众在拍电影,甚至也不是为自己拍电影,他们只是在为钱拍电影,相比之下,《阿凡达》是多么的纯洁”可知,文段是通过对比卡梅隆与中国导演的不同做法来突出《阿凡达》的纯洁的。因此,A、B、C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西方学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从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而论,它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日益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过度的前提下而出现的一种理论对现实的回应。这种回应的出现,一方面是客观现实对理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艺术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_____。
A: 出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B: 已获得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可
C: 主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D: 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材料第一句话讲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产生的客观基础,即:科技发展,生活质量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过渡到精神需求。也就是时代背景;第二句话讲“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出现的原因,即:现实对理论的要求,和西方哲学、美学及文艺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也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出现的理论基础。因此材料谈论的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故选A。B项的推断成立,但不是针对材料的中心意思,CD是材料内容的部分细节表述,不具有概括性。故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90后”一代拥有一个网络童年,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中的不少人使用“火星文”,装扮怪异,喜欢动漫,照毕业照时不会正襟危坐,而要追求“古灵精怪”的效果……例如舆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个性行为上,关于“90后”的刻板印象就会悄然形成。从而导致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偏差。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_____。
A: 舆论过分关注“90后”的个性行为
B: “90后”身上也蕴含着优秀的品格
C: 社会应以包容的心态看待“90后”
D: “90后”受到网络文化的巨大影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材料叙述了“90后”身上的个性行为,但并没有提到这些是他们身上的“优秀品格”,故不能推出B项。A项由原文“舆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个性行为上”可以推出;根据“关于‘90’后的刻板印象就会悄然形成,从而导致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偏差”可知,文段对舆论过于关注“90后”的个性行为是不认同的,认为不该刻板地看待他们,可以推出C项表述符合文意;D项由首句可以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_____。
A: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D: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此题考查隐含主旨的道理推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实践出真知。D项“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指只有经过大量实践才能获取真知。两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B项“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C项“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指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然后才能大有可为,施展作为。B、C项显然与题目蕴含的哲理均不一致。A项是强烈干扰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该句侧重“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并非实践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D。



Tags:公务员考试 行测片段阅读综合 题库 行政能力测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定义判断(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